我國古代皇帝需要接受怎樣的教育?

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彌補自己小時未得到良好文化教育的遺憾,還命人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以此作為太子和諸位皇子學習的場所。朱元璋在修建大本堂的同時,詔告天下,聘請各地名儒,來教育皇子。像滿腹經綸的大儒宋濂就曾任太子太傅。清朝康熙皇帝更是對太子和諸位皇子的教育費盡了心思,甚至親自督促皇子們的學業。
這些德行高、人品貴重、學問深厚的老師們不僅耐心地向太子講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而且通過講授古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讓太子學會王道。如被視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的《大學》不僅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通過學習,可以使太子明了德行的重要,明了如何修身,明了為君要仁,治民要親愛人民等。從小就向這些人學習的太子,無疑對于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都要超過常人很。
不過,清朝是個例外。在清代以前,太子的培養與其余皇子在培養上是分開的,而清朝則是從上書房教育中觀察諸位皇子賢德與才能,確定最終的皇位繼承人,這一點把皇子老師的地位無形中再次提高。于是皇子們愈發刻苦,而皇子的老師也愈發敬業。
根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清朝皇子、皇孫六歲,即開始在上書房接受教育。“寅刻至書房,先習滿洲、蒙古文畢,然后習漢書。師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課簡,午前即退直。遲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準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一天和其前兩個半天。這種嚴格的教育,足可以說明為何清朝基本沒有殘暴、昏庸無德的皇帝,而且都有一定素養、一技之長。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8-28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8-28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8-28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8-28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8-28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