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那些皇帝們有哪些任務?

生活在物質豐盈時代的我們是幸運的,可以或多或少地擁有自己心愛之物;古人則不然,普通人只能常年掙扎在死亡線上,只有上流社會方才能容納小小的嗜好。
那高居帝國頂端的皇帝,又擁有怎樣奇奇怪怪的玩具?
一、小皇帝的玩具
皇子們長于宮廷,自幼便擁有豐富的玩具。按照清宮的規矩,皇子長大即位后要燒掉幼時的玩具,然而晚清同治、光緒、溥儀三位均沖齡即位,他們的玩具幸運的留在了紫禁城中。
皇家傳統習俗多同于民間,玩具也很類似,只不過在用料上更為考究。晚清時節中外交往日增,小皇帝們也籍此擁有了一批精致的西洋玩具。
太平鼓
清代北京冬天孩子們多玩太平鼓,又稱“年鼓”,用鐵絲做圈,鼓面用皮蒙成,下著木柄,柄上掛金屬環。或小手搖鼓,聲音清脆響亮;或小槌擊鼓,鼓聲動聽。
宮里的太平鼓形制相似,但在蒙的皮上往往會有“福壽”(蝙蝠壽字)等吉祥圖案,墜子也多用金玉裝飾,貴氣逼人。
風箏
宮里留存的風箏多用絹、綾做成,有龍、蝴蝶、鯰魚等樣式,飾有宮殿、云龍紋等皇家獨有圖案。
留存的圖畫中,皇家風箏另有吉祥文字“福”“喜”等文字樣式,別具一格。
兔兒爺
這是明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玩具,中秋時以月兔為原型,做成兔耳人身、多種造型的泥塑,清代很是流行“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泥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有衣冠而張傘者,有甲胄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的三尺,小的尺余”。
宮里的兔兒爺均為彩塑,采用名貴材料著色,色彩鮮艷,歷久彌新。
過家家
如同普通孩子一樣,小皇子也愛玩過家家。
宮里的過家家用具均是按比例縮小、精心制作而成,生活氣息濃郁,如小紡車、小桌椅、小銀船等。最具特色的是其中的西洋用具,軌道小火車、小飛機、小風扇、洋娃娃等多有所見,晚清中外交流之多可見一斑。
益智玩具
益智玩具是清宮玩具的一大類。小皇帝玩的既有傳統的七巧板、蒙古象棋,更有歐美傳入的積木、撲克、組裝玩具。
二、皇帝的小玩意
帝王在孩提時有豐富的玩具陪伴,成年后在繁雜朝政之外,亦會留有自己的鐘愛之物。
彈棋
彈棋是流行于古代宮廷的一種游戲,創于漢成帝年間,盛于魏晉,唐之后失傳。
據《西京雜記》載,漢成帝喜蹴鞠,常因蹴鞠影響朝政。臣子勸諫,成帝要求臣子獻上能取代蹴鞠的游戲,劉向據要求獻上彈棋,“帝大悅,賜青羊羔、紫絲履”。
彈棋的棋盤用石制成,四周平整中間隆起,棋子共12子,黑白各六子,棋手將棋子放在棋盤兩側,彈棋子越過中央擊打對方棋子,先擊中者為勝。
漢成帝很喜愛彈棋,但之后的帝王卻多不擅此道,彈棋在東漢后期幾乎失傳。
獻帝時曹操專權,下令禁止宮中博弈,宮人枯坐無聊,便將梳妝用具擺開,以彈棋的規則玩弄。魏文帝曹丕篡漢即位,極喜彈棋;曹丕技藝高超,不用手彈棋子,而是用手巾角拂動棋子,百發百中,曾自詡“戲弄之事,少所喜,惟彈棋略盡其妙”。
唐代彈棋尚有流傳,唐順宗李誦是此道高手。唐之后,彈棋漸漸失傳。
投壺
這是一種古老的宴會禮儀性游戲,早在商周便已出現。在宴席上,放一把長頸壺,壺內盛有小豆,賓客向其中拋投枳枝,以投中數量多少取勝。
漢代宮廷改進了投壺這一游戲,改用竹箭投擲,并不再盛放防止反彈的小豆,讓竹箭在壺中反彈,反彈一次接到手中稱作“驍”,以“驍”的次數多少取勝。
改進后的投壺受到宮中上下喜愛,漢武帝便是忠實擁躉。武帝朝郭舍人善投壺,可“一矢百余反”,他常為武帝表演,獲得豐厚賞賜。
雙陸
雙陸又稱握槊,是三國時期自印度傳入的一種棋類游戲。南方的雙陸棋子形似今日的圍棋子,北方的則是上小下大,便于抓握。
唐代宮中流行雙陸,高宗、玄宗、武則天、狄仁杰、楊玉環都是其中高手。
武則天曾讓自己的男寵張昌宗與狄仁杰打雙陸,狄仁杰要求以張昌宗身上的珍貴皮衣“集翠裘”為賭注,結果狄公將張氏殺得一塌糊涂,贏得“集翠裘”后出門便將其賞給家奴,對張氏的不屑溢于言表。
古琴
歷代帝王多有喜愛音樂之輩,以強干著稱的雍正帝便鐘愛古琴。
早在身為雍親王時,胤禛便“拂幾調琴韻,臨窗聽棹歌”,以琴入詩,清雅脫俗。
康熙帝精通音律,也知道愛子的嗜好,宮中調試古琴時常常會命人問胤禛的意見。登基為帝后,雍正曾大規模整理宮中藏琴,命人將琴匯總編冊,調準琴弦,加以保養,并未琴制作琴套,上繡琴名,令琴“別致得用”。雍正不僅生活中愛琴,令畫師為自己作畫時,也常以彈琴形象入畫,流傳至今的《雍正行樂圖》中,便屢有此類。可謂“讀其詩有琴人之情懷,觀其圖有琴人之范式”。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9-10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9-10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9-10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9-10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9-10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