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南京文化的建筑木雕——朱狀元府的木雕
南京的文人墨客及狀元巷頗多,奧秘自然多多,如今秦淮區的水西門附近的朱狀元府就是其中之一。
朱狀元巷的狀元府西起莫愁路,東至倉巷,因明萬歷年間狀元朱之蕃居此而得名。朱之蕃,字元介,號蘭蝸,祖籍金陵,是明代萬歷(1573~1620年)年間狀元。據歷史記載,朱之蕃才華橫溢,尤擅長書畫,而且是一位潔身自好、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官。他在擔任吏部侍郎任上,曾奉詔出使朝鮮。萬歷年間,明朝國力尚屬強盛,朝鮮權貴有求于明代政府,保護其不受倭寇侵犯,紛紛私下向他贈送重禮,朱之蕃都一一婉言謝絕。朝鮮權貴獲知他是中國有名的書畫家,便纏著要他寫字作畫,并用人參、貂皮等珍貴物品作為潤筆費。這次他照單全收,但并不納入私囊,而是將這些東西悉數拿出,去換取散落在朝鮮的中國古代名家字畫和古玩寶器。他這種不為金錢寶器所動、珍惜祖國文化遺產的義舉,一直為人們所欽佩。于是人們就把朱之蕃居住過的巷子,稱為“朱狀元巷”以示紀念。
朱之蕃故居位于朱狀元巷32-34號,建于明代萬歷年間。該故居坐北朝南,范圍最大時東至倉巷,北至丁家巷,西至古巷。巷前磚石雕刻牌坊,府內有花園、樓臺亭閣、小橋流水。前后十進,有主廳、側廳、暖房、花廳、書房、花園,現存兩座大廳及其它用房為清代重建。大廳梁上刻有各種精細的木雕,有鯉魚跳龍門、鳳凰、花卉以及各種戲曲故事,刻功精細,人物生動,梁首皆是牡丹大花,極為妖艷。
在中國傳統的歷史進程中,龍、鳳及黃色均是皇家權力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不是皇帝所賜,任何人使用都是是犯上的,免不了的殺身之禍與滅亡九族之災。所以說如果不是狀元府,不是皇恩浩蕩賜于朱之蕃及其后人的,大梁上就不可能有龍、鳳圖騰的木雕,可見當朝皇上對朱狀元的厚愛。朱狀元巷狀元府里的木雕,是南京工匠心想事成的實物體現。從老南京殘存的古建筑角度來看,它是保存最好的木雕塑,也是南京建筑檔案的歷史見證。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9-12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9-12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9-12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9-12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9-12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