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用傳統(tǒng)日常禮儀
行走之禮——古稱“趨禮”,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傳統(tǒng)趨禮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yīng)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既表現(xiàn)對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讓行人。
飲酒之禮——古代飲酒禮儀最早見于《尚書》和《詩經(jīng)》。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jié):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后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yǎng)之德;然后嘗嘗酒、味,并加以贊揚令主人高興;最后仰杯而盡。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說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筵席之禮——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蒲葦編織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秦漢時期,人們在讀書、待客、飲宴等日常活動時,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盤腿大坐,而是跽,即雙膝著地,腳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勢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腳跟上的,所以也稱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個方向一個人。設(shè)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shè)在“室”內(nèi)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zhì),多以東向為尊,故主賓在西,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分別在北、南、東,東座為末座。
本文作者
最新創(chuàng)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9-17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9-17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9-17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9-17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9-17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