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雕的歷史演變與人文傳承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9-23 11:42 回復:0 關注量:777

  石雕技藝歷史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泰山石雕”為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技藝所在地泰安市岱岳區祝陽鎮周邊,地處泰山東部15公里處,祝陽鎮歷史文化極為豐富,境內有周朝古城遺址,泰山石敢當原形石大夫廟等眾多文化古跡,為文化藝術創作提供了滋生繁衍的土壤。泰山石雕歷史久遠,最早可追溯于大汶口新石器時期,那時制石業較發達。早期就已大量生產出磨制精致的石器,較多地使用穿孔技術。中期以后,選用高硬度的蛋白石、流紋巖等為石料;石器的造型更加規整;器類、器型增多,出現了系列工具,在一些墓中隨葬有成套的大、中、小型石錛;并有更多的石裝飾品,包括以不同形狀的單件組成的串飾。秦漢時期,隨著鐵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先前的石器加工逐漸演變成較為獨立的石雕刻行業。


  山東省泰安市境內盛產花崗巖,其顏色純正,質地堅硬。泰山上的造像、石刻、牌坊更是歷史久遠,文化深厚。我們對如此巨大的“石雕工程”感到震撼!對祖輩的石匠精神深感敬畏之心。當今泰山石雕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題材廣泛、創意獨特、雕工精細。在傳承石雕技藝的同時有了更多的大膽創新。


  泰山石雕技藝第五代傳承人于科世居祝陽鎮,其高祖于炳圣為第一代傳承人。泰山石雕發展初期以雕刻造像、石獅、石馬、牌坊及大戶人家帶裝飾圖案的鼓形門墩等為主,材質為泰山花崗巖石。后轉向精巧細致的泰山石雕藝術品,以泰山風景、石刻、民俗、傳說、帝王封禪等為題材,根據選取的泰山石的外形、顏色、紋理等特點進行創作。泰山石雕刻技藝歷經幾代人的研習揣摩、日漸精湛,創作出:東岳奇觀、五岳獨尊、天下第一山、泰山四大奇觀、泰山石敢當、儒風泰山、拔地通天、岱岳清暉、印從書出、秦風漢韻等泰山石雕精品。


  泰山石雕深深扎根于泰山文化這片沃土,從泰山文化中吸取營養,然后再積極地傳承泰山文化,弘揚泰山文化。其作品層次分明、穩重大氣、意境深遠。虛、實、點、面、線、留白等藝術手法的運用也非常得當、巧妙且淋漓盡致。泰山石雕刻技藝很好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石雕的技法和特點,同時又大膽創新,站在弘揚泰山文化的高度,將泰山的文化、風俗、風景融入其中,成為一部石雕版的“泰山百科全書”。綜觀其作品,便能直觀而迅速地對泰山大文化有一個系統了解。這對弘揚泰山文化,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源于民間的泰山石雕,使泰山博大精神的文化傳播到了四面八方。有效地保護和傳承這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現代開發價值的民間工藝項目,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