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磚雕:磚雕藝術中的民俗文化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9-27 11:08 回復:0 關注量:703

       磚雕藝術中的民俗文化 傳統磚雕藝術中的大量題材來自我國民間傳統的吉祥紋樣,那些紋樣往往以象征、諧音、表號、用典等手法,來寄托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期望。它們充分反映了我國的民俗文化,這在青磚的藝術中也得到了大大的體現。歸納磚雕藝術中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五福”、“三多”觀。在民間五福指:福祿壽喜財,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孫。在磚雕藝術中就有很多反映這類民俗觀念的作品,如“福祿壽”“五福捧壽”、“葡萄”等。


       二:功成名就觀。歷代人們都希望子孫后代能夠科場得意、金榜題名,官運亨通,因此人們把代表此類觀念的圖案融于民間藝術中。在磚雕藝術中有許多此類磚雕作品,如“三元及第”“狀元夸官”“魚躍龍門”等。


      三:對高尚品德、崇高氣節的追求。自古我國就以梅蘭竹菊寓意品德高尚,以松竹梅寓意歷經考驗、生性貞靜堅韌;以水仙寓意清雅高潔;以蓮花寓意為出淤泥而不染等。 四:對勞動生活的贊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磚雕藝術題材很多都是反映方式社會生活場景,人們把許多生活的場面都刻畫到磚雕中,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勞動生活的贊美,比如唐語的“漁樵耕讀“就是此類磚雕。 美好生活也是人們所向往的,人們通過吉祥的圖案融入磚雕藝術反映內心的愿望。如“一帆風順”、“富貴平安”、“喜鵲登梅”等。 五:對美好愛情的頌揚。夫妻關系乃維系封建社會秩序的“五倫”關系之一。民間有很多吉祥圖案表現夫妻恩愛、并蒂同心、白頭偕老的題材,充分反映了對美好愛情生活的頌揚。磚雕藝術中出現了此類寓意作品,如“鴛鴦戲荷”、“鶴戲荷花”、“孔雀戲牡丹”等。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