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木雕文化,打造匠人精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9-28 15:23 回復:0 關注量:502

      手工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是傳統的雕刻工藝中的重要種類。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經典文化漸漸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處于社會的邊緣,為了更好的繼承發揚傳統優秀文化,7月7日,洛陽師范學院文學院團委第八實踐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新鄭市謝莊村的木雕工坊內,想要對木雕的采集、制作和發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據此,我們在與木雕師傅的交談中得到了問題的答案。

一、木雕分布廣泛

       為了更好地了解木雕文化,實踐小組對新鄭仿古木雕進行了實地考察,在那里,制作木雕的師傅向我們耐心地講解了木雕的由來以及分布情況。據了解,分布極廣,新鄭實木木雕,此衰彼興,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資源條件,取材不一,工藝不同,形成了諸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在我國,例如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等等。

二、木雕制作工序復雜繁瑣

       實踐小組行走于木雕工坊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呈現在我們面前,由于藝術木雕需要量大,應用范圍廣,所以一般是由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老藝人或工藝美術師設計雕制,再由工藝嫻熟的工人大量雕刻復制的。我們在木雕工坊內看到了老師傅親自制作一件件工藝品的過程,包括修細、打磨、上光、配置、底座等等。由此我們知道木雕制作的真正魅力所在。

三、木雕文化需要傳承保護

       木雕師傅對我們說,手工木雕漸漸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價值,越來越處于社會文化的邊緣。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場中站住腳,就必須拿出無法大量機械制造的優秀藝術作品,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藝。但掌握全面扎實的技能決非一日之功,眾多藝術大師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讓自己的手藝能傳下去,發揚光大,但是對民間工藝感興趣的年輕人并不多。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熱愛木雕,傳承匠人精神,守得住工藝,耐得住寂寞,潛心學習,將中華傳統文化更好的發揚傳承。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