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之美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10-15 16:32 回復:0 關注量:451

       中國古建雕刻藝術及青磚雕刻工藝品,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東周瓦當、漢代畫像磚等發展而來。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的構件和墻面。通常也指用青磚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藝品。


       磚雕是在特制的質地細密的土磚上雕刻物象或花紋的工藝。磚雕大多作為建筑構件或大門、照壁、墻面的裝飾。由于青磚在選料、成型、燒成等工序上,質量要求較嚴,所以堅實而細膩,適宜雕刻。在藝術上,磚雕遠近均可觀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陰刻(刻劃輪廓,如同繪畫中的勾勒)、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減地平雕(陰線刻劃形象輪廓,并在形象輪廓以外的空地鑿低鏟平)等(見雕塑工藝品)。


       民間磚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


       磚雕易于雕造卻是一大優點,對材料也不像石雕那樣有著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建筑雕飾里更為常見。通常來說,磚雕的雕造工藝都經過制胚、燒煉、雕刻幾道工序。用來燒造雕磚的泥土要比普通磚的細,一般還要經過水洗、沉淀之后再使用,使之提高純潔度和粘合力。雕刻的手法多種多樣,可以平面浮雕、半圓凸浮雕、高凸浮雕,也可以鏤空雕刻。一般來說,磚雕的材質比石料疏松,更易于剔刻得玲瓏剔透、毫發畢現,藝人們也抓住它的這個優點,在精雕細琢上下功夫。



      元代,墓室磚雕逐漸衰落。至明代,磚雕由墓室磚雕發展為建筑裝飾磚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宮城東西兩側的磚雕八字墻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圖案,安徽鳳陽明代中都城址內須彌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龍等磚雕圖案;同時,安徽、江蘇等地的民間磚雕也有了發展。



       清代,北京紫禁城宮廷內墻面夾柱的通氣孔也都使用磚雕,鏤雕花鳥圖案,牢固而美觀,且利于空氣流通。慈禧太后陵寢隆恩殿及其東西配殿的墻面也用磚雕貼砌而成,有的貼金,輝煌耀目。


       建于同治年間(1862~1874)太平天國將領李世賢的浙江金華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磚上雕刻龍、鳳、仙鶴等圖案,風格剛勁粗壯。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