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民居古建筑有哪些特點?
蘇州古城經過數千年的積淀,主要是明清以來,遺留下來一筆豐厚的有形財富——古建筑。他們是組成蘇州獨特的古城風貌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蘇州古建筑經過香山幫能工巧匠的智慧實踐的是蘇派建筑風格和特點歸納起來有:翻墻黛瓦,體量小而輕巧,低層高密度,錯落有致,有多數建于沿河,形成前街后河、人家盡枕河的水鄉風情,其實這些特點和風格僅是指民居而言。
蘇州民居古建筑有哪些特點?
由于蘇州古建筑的門類不少,它們的特點和風格都是不盡相同的。作為窮其畢生癡迷古建筑的鄒宮伍,他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就蘇州不同類別的古建筑的特點和它們作為構成蘇州古城風貌的一個重要方面,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論述,現分期轉載,以饗從事古建筑工作者和古建筑愛好者。
舊事古城南北居民較少,所以形成“南園”、“北園”,城內獨特的雙棋盤格局,形成坊巷與水巷平行,若南北向坊巷,則就民居建筑的朝向就產生多種情況:東西向、東門南向,西門南向,西門北向等。
這種民居所處的坊巷大多是一面沿河,房屋進深淺而朝向差。有若是東西向坊巷,則舊民居建筑的朝向均可南向,但為了盡量爭取朝南的土地,因而產生往縱向發展的多進式及幾落多進式建筑群,形成逐進封閉性院落式舊民居布局。
蘇州舊民居的平面出看好似簡單,像四合院或三合院,實際上是因坊巷而因地制宜的平面類型。大致有如下幾種:曲尺型,即主屋邊間加出廂房,而形成小型民居。三合院,即主屋兩邊間前置廂房或廊;也有于對照廳之一側用廊聯系。
四合院有一間為主屋,兩邊間前列廂房,對面用廊;也有兩面主屋(對照廳)左右用廊聯系;另有主屋前三面用廊或四面為環樓的,俗稱走馬樓,樓長方形或者縱長方形,主屋為長方形,三面或兩側為院墻;或主屋對面再相應配置,再形成對照廳,凸字形,即主屋后加穿堂(稱后翻軒);或在主屋錢加戲臺并加廊;若前后并用則成為十字形。工字形,即在兩主屋中間用廊相聯。H形,在主屋兩邊間前后置廂房。日形:用兩個三合院組成,但若人立于前觀察為三合院,置身其后則為四合。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15-250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11-07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11-07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11-07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11-07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11-07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