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之木門窗詳解
中國古建筑歷史悠久,匯聚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木質結構匠人們的心血結晶,各類古建都分為幾個大類:門、窗、梁、檐、頂等等等。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下,木門窗下的幾個小分類。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往下看。
板門:
“板門”是宋代房屋建筑所常用的一種大門,它沒有完整的門框構架,只是起支撐骨干作用的外框木構件,板門的外框木構件有:肘板、副肘板、立頰、額、雞棲木、地栿等,板門的門扇構件有:身口版、楅 、門簪,門砧、門栓等。
板門一般分為“板門的大小”“肘板”“副肘板”“額”“雞棲木”“立頰”“身口版”“楅”“門簪”“地栿”“門砧”
檻框:
“檻框”是清代對門窗框的稱呼,“檻框”是設在房屋木構架橫額枋以下,置于兩柱之間安置門窗的木框,橫的方木稱為“檻”豎立的方柱稱為“框”檻依其位置分為上檻,中檻,下檻。框按其位置分為抱框、門框、間框、除此外,還有一些檻框聯系構件。
檻框一般分為“上檻、中檻、下檻”“抱框、門框、間框”“檻框聯系構件”“檻框制作安裝”
宕子、框宕門:
“宕子”即指檻框,是對門窗外框的稱呼,“框宕門”是指先做門扇框,再在扇框上釘板的木門。
檻框大門:
檻框大門是清代所用的大門,它由兩柱間的檻框、走馬板、門枕等部分組成,然后安裝門扇貨即為檻框大門,對大門的門窗有多種做法,常用的有實榻門、棋盤門、撒帶門等。
“檻框大門”一般分為“檻框走馬板”“門頂連接件”“門底連接件”
實榻門:
“實榻門”由若干塊厚木板拼接而成,體大質重,非常堅固,故名為“實榻”,是清制所用門窗中規格最高的一種門扇,多用于宮殿、廟宇、府邸等建筑的大門
實榻門靠門縫一塊板稱為“大邊”,帶門轉軸的一塊程“攢邊”。大邊與攢邊之間的木板稱為“門心板”。
棋盤門:
“棋盤門”是清制用作單扇或雙扇大門的常用門扇,是一種帶邊框的門扇,常用作府邸、民舍的大門。棋盤門邊框由大邊、攢邊,上抹頭、下抹頭組成,框內嵌入拼接門心板,板背面用3至4根穿帶連接成格狀,故取名為“棋盤”,也有稱為“攢邊門。
撒帶門:
“撒帶門”是用約3cm至5cm厚木板鑲拼但不做邊框的板門,背面用5至7根穿帶加固,穿帶一邊插入門軸攢邊內,另一邊用壓帶壓住木板,讓端頭撒著,故取名為“撒帶”。
屏門:
“屏門”是我國南北民間院落所常用的一種較輕薄的木板門,安裝在門的洞口內,上下左右無掩縫槽,門板厚一般為2cm至3cm,采用企口縫拼接,背面穿帶與板面平,門板上下兩端做榫,用抹頭加固,在門板轉軸和掩縫處,上軸安裝“鵝頸”、下軸安裝“屈戎海窩”、掩縫上下安裝“碰鐵”。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11-08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11-08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11-08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11-08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11-08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