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鳴鼎食的皇家生活——古代金質飲食器具
在中國古代,金銀制品為皇家、貴族、達官貴人等上層社會所尊崇,既是宗教祭祀、禮儀典制的體現,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至清代,手工業的發展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
清宮生活,飲食考究,使用器具也極為精美、典雅,所謂『美食需美器』,集實用性、藝術性、政治性于一體。清朝帝后的飲食器具以金銀器為主,基本為清宮造辦處所做,清末時期,造辦處衰微,無力承擔全部清宮生活所用,便從宮外的金銀店里定做,如光緒大婚用金銀器,就有從宮外定做的記載。
金器,是彰顯皇家風范與權勢的最為明顯的標志。清代帝后的飲食餐具中,按制有金碗、筷、碟、盤、杯等。清順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狀》中透露了當初廢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
至乾隆時期,金餐具的使用載入國家典章,做為清宮大宴的必備之物。如史料所載的乾清宮家宴中,皇帝的金龍大宴桌上,所擺餐具為金盤、金碗,由里向外擺八路膳事。靠近座位正中處擺金勺、鑲金象牙筷、金碟等餐具。皇后所用餐具也為金碗、金盤、金蝶或黃里黃面暗云龍紋餐具。皇貴妃等則依制用其他顏色。可見,金器為帝后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容僭越。
除金器外,帝后所用餐具中,絕大部分都是銀器。往往一餐之中,金銀器并用。如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銀玉器底檔》所記餐具:金羹匙一件、金叉子一件、金匙一件、金鑲牙箸一雙、銀西洋熱水鍋兩口、有蓋銀熱鍋二十三口、有蓋小銀熱鍋六口、無蓋銀熱鍋十口、銀鍋一口、銀鍋蓋一個、銀飯罐四件、有蓋銀銚子六件、銀鏇子四件、有蓋銀暖碗二十四件、銀蓋碗六件、銀鏨花碗蓋二件、銀鐘蓋五件、銀匙兩件、銀羹匙十三件、銀桶一件、內盛金鑲牙箸兩雙、銀匙兩件,等等。又如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東巡盛京期間,據《盛京照常節次膳底檔》載:東巡途中,隨侍大臣進獻銀盒、碟小菜……中秋佳節,皇帝用膳,餐具用金銀器、如金碗蓋等。
可見皇帝的御用餐具中,金銀并用,銀器居多。究其原因,金器是彰顯地位權勢,多為禮制性、典儀性用具。如故宮博物院所藏著名的『金甌永固』杯,是元旦盛裝屠蘇酒,用于開筆儀式的專用酒器。而餐具則多從實用角度出發,銀器具有試毒、防變質及殺菌等實際功能,更利于保證皇帝飲食的安全。
沈陽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金銀餐具中,以銀為主,少部分銀鎏金。器形上多為杯、盅、盤、碗、碟、筷、勺、壺、酒提、茶托等傳統式樣,如編銀絲杯、刻龍紋銀高足杯、燒藍銀盅,素面銀盤等,都是一套多件。也有少數民族喝奶茶等使用的龍頭紋銀壺、銀大執壺、銀多穆壺多件。更有體現清宮飲食習慣的火鍋、火碗等。清宮中,流行『野意火鍋』一菜,為滿族游牧民族飲食傳統的保留,是清宮御膳中的代表菜。所用器皿即稱為『野意家伙』,包括火鍋、火碗、盤、碟、筷子、攢盒、方盤、鏇子等。制作野意菜肴的主要盛器是火鍋,多為銀或銅,有的外部鎏金。嘉慶四年(一七九九)正月的『野意家伙』檔案中記載,使用的是銀火鍋。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有道光款、同治款、光緒款、宣統款銀火鍋等系列器皿,和配套使用的火碗、漏勺、銀筷等。所有火鍋、火碗均由可拆卸的幾部分構成,最主要的是有支架和用以盛放燃料的小碗,可以起到煮熟食物、加熱及保溫的作用,實用科學。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11-25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11-25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11-25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11-25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11-25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