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建筑重在守住傳承文化的初心
古建筑,既是重要的城市古跡,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近年來,同福州一樣,許多城市對保護古建筑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重視程度來源于對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共識。城市是有生命力的有機體,而古建筑則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對城市來說,保護古建筑就是留住文化記憶,也是傳承文化、延續歷史,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讓城市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城市的生命來自于文化的傳承。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具體到城市建筑,它既是對空間的折疊,更是對歷史的延續。說到“水巷小橋多”,往往能想到蘇州的園林;提及“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往往會想到石頭城南京;而“萬里山巒舞巨龍”,也讓世人領略到了北京的沉雄大氣。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之處,正是歷史的積淀、文化的傳承,構成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和品格。可以說,保護城市古跡古建筑,核心是傳承文脈,守住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要以文化思維提升保護意識。城市古建筑的核心是文化,他們是為人類公認的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文物古跡,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見證和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體現著一個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價值。所以,對古建筑的保護,必須強化文化思維,而不能摻入功利性雜念,搞破壞性開發,謀取眼前利益。只有守住傳承文化這個初心,在指導思想上強化保護意識,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使人類文明歷史得到延續,才能讓保護行動更加自覺,形成堅不可摧的保護意識和制度。
要警惕“偽文化”功利式開發。我們說保護古建筑,并非機械地封閉固守,而是在固本培元的前提下科學施策、合理利用。古建筑是文化與自然遺產,多與旅游業相關,一定程度上,古建筑是特色旅游的名片,依靠古建筑也容易成為地方旅游業發展的資本。應當看到,保護文化遺產不排斥對其合理利用,處理好保護與利用、學術研究與旅游開發的關系,就可能實現雙贏。但要警惕以打著旅游文化的旗號,直接對古建筑進行旅游產業開發,否則勢必給當地的歷史文化造成難以逆轉的破壞。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恰恰能成為發展的契機,湖南的鳳凰古城、北京的南鑼鼓巷、山西的平遙等,正是因為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古老的建筑迸發出了無限活力。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古建筑重在守住傳承文化的初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舒展其生命,讓文脈得以傳承,讓百姓有更多精神滋養。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11-27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11-27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11-27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11-27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11-27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