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與當時的封建制度有關聯嗎?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1-22 09:57 回復:0 關注量:487

  從古至今,飲食文化與政治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有學者說:“飲食文化與社會政治相互滲透習染,結緣相關,是從國家政治形態的萌生開始的”。從我國的政治形態剛剛萌芽的時候,飲食與政治就已經聯系在一起了,王權富貴、官僚貴族與普通平民的飲食生活是不可能一樣的。


一、把飲食情況與國家政治發展的興衰聯系在一起

  就我國古代的飲食文化發展情況來看,帝王飲食的豪奢與否是與這個王朝國家的興盛的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有的時候,飲食從某種程度上還能讓統治者從中尋求到一些治國的法子出來。

  《戰國策》中記載:“夕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果不其然,后來夏朝的末代君主桀就是縱酒荒政導致夏朝最終的滅亡,商朝也是如此,當時的最后一任帝王紂王,也同樣“好酒淫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二、把飲食文化與禮聯系在一起

  我國古代的禮樂制度一度為后人所效仿,在《天官·膳夫》中記載:“禮,飲食必祭,示有先也”,《鄉黨》一書中也有記載:“雖蔬食菜羹,必祭”。這種無論吃什么都會先讓祖先神明品嘗的順序,是我國古代“禮”的一種,也是初始的本義。

  在《禮記》一書中還有因長幼尊卑的不同,飲食也相應不同的記載,如:“香人飲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侍立,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


三、飲食與官民地位之間的關系

  在《左傳》中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某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因為官民身份的不同,還有“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古者庶人糲食藜藿,非鄉飲酒、祭祀,無酒肉”。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