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墓石雕的建筑特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2-09 21:54 回復:0 關注量:731

       霍去病英年早逝,24歲便撒手西歸。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在惋惜之余,為了表彰霍去病的顯赫戰功,在茂陵東側為霍去病修筑了一座形如祁連山的巨大墓冢,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連山一帶戰無不勝,威震匈奴。又在墓前布置了各種巨形石人、石獸作為墓地裝飾,這在西漢時期的墓葬中,是一個僅有的特例。霍去病墓底部長105米,東西寬73米,頂部南北長15米,東西寬18米,高約25米。霍去病墓是現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墓上廣植林木,其間布設多種人獸石雕,再現了野獸出沒、刀光劍影的祁連山真實意境,開創了以墓像山的墓丘封土新形式。墓前石刻原有總數已不可考,現共存16件,可辨認的石像有14件,其中3件各雕兩形,總共有生物17件,不同物像12件,即怪人、怪獸吃羊、臥牛、人抱獸、臥豬、躍馬、馬踏匈奴、臥馬、臥虎、短口魚、長口魚、獺蝠等。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種類和布置方式,有別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態,依石擬形,稍加雕鑿求之神似,種類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簡練,風格渾厚。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