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智慧少年?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3-31 09:22 回復:0 關注量:1200

1、謝尚

晉朝時,有一個叫謝尚的人,從小就很懂事。謝尚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謝鯤當上了太守。太守是地位很高的地方長官,權勢很大。因此,不少人都來奉承巴結謝尚的父親,家中的賓客來往不絕。 

有一次,謝鯤領著謝尚去會見客人。客人們見這個小孩長的很聰明可愛,就向他提出一個個問題來考他。小謝尚對答如流,誰也難不倒他,客人們不住嘴地稱贊他。

謝尚對人們的贊揚心理有數。他知道有些人是出于真心;有些人是出于應酬場面,隨聲附和;而更多人則是為了向父親討好,而過高地贊揚自己。

謝尚很看不慣庸俗地吹捧他的人,就想找個機會反駁這些人一下。正巧,有一次,謝尚家舉行宴會,賓客滿座。有個客人看到謝尚在座,對謝鯤獻殷勤說:“到底是有其父必其子。咱們太守有謀略,公子也年少聰明。謝公子真是一座之中的顏回啊!” 

顏回是古代有名的聰明少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學生。謝尚覺得自己比不上顏回,那個人的夸獎也太過分了。于是,立即站起來反駁他說:“滿座上的人,沒有一個比的上孔夫子的,哪里來的顏回?”言外之意是,顏回那樣賢能的人,是孔夫子教育出來的。

現在,你們這幫成年人中沒有一個向孔夫子那樣有學問,怎么能培養出向顏回那樣有學識的學生來呢?

2、孔融

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后,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

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后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局促不安。

3、曹沖

曹沖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別人送給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的手下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秤一稱。

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么稱呢?那時候沒有那么大的稱,人也沒有力氣把大象給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

之后,跑過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嘴里不說但是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能想出什么辦法?”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是大人也一時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就快說來,讓大家聽聽。”曹沖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官員們都想去看看他到底要怎么稱象,一起跟著來到了河邊。河邊正好有只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

曹沖說,“齊水面,在船上劃上一道記號。”記號畫好后,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

大家看著,一會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又把大象牽下船,心里說“這孩子在玩什么把戲呢?”曹沖叫人挑了石塊放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慢慢的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沖看見石塊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的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在同一記號,可見石塊和大象是同一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秤一稱,把所有的石塊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

大家都說,這個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們還真想不出來呢。曹沖還真是聰明。

4、諸葛恪得驢

諸葛恪字元遜,他是諸葛瑾(諸葛亮之兄)的大兒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諸葛恪六歲時,一天,孫權聚集大臣們,恪隨父諸葛瑾在座。孫權讓人牽一頭驢來,貼了一張長的標簽在驢的臉上,寫著:諸葛子瑜。

諸葛恪跪下來說:“我乞求大王讓我用筆增加兩個字。”孫權于是就聽從了他,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之驢”。全部的人都笑了。于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5、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

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怎麼辦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

文彥博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