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兒時寫詩 ,但不好學,長大無用的人是誰?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3-31 09:25 回復:0 關注量:676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出生,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一天) 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書寫工具)給他, (仲永) 立即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母贍養父、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立即就能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此感到驚奇,紛紛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有人說:“(他已經)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安石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