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有哪幾種?
一、我國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有:
1、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DBB模式):
即設計-招標-建造模式。該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通用,世行、亞行貸款項目及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合同條件為依據的項目均采用這種模式。
2、CM模式:
又稱階段發包方式,業主在項目開始階段就雇用施工經驗豐富的咨詢人員即CM經理,參與到項目中來,負責對設計和施工整個過程的管理。它打破過去那種待設計圖紙完成后,才進行招標建設的連續建設生產方式。
3、設計—建造方式:
就是在項目原則確定后,業主只選定唯一的實體負責項目的設計與施工,設計─建造承包商不但對設計階段的成本負責,而且可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擇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專業人員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設計和施工等。
4、交鑰匙方式:
是一種特殊的設計─建造方式,即由承包商為業主提供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融資、土地購買、設計、施工直到竣工移交給業主的全套服務。
5、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OT模式) :
建造─運營─移交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簡稱BOT方式。BOT方式是上世紀80年代在國外興起的一種將政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依靠私人資本的一種融資、建造的項目管理方式,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項目民營化。
6、項目承包模式:
簡稱PMC模式。即業主聘請專業的項目管理公司,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
二、我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①個別部門思想觀念落后,國際通行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得不到普遍認同。
部分項目的建設由于部門權力和利益的驅使等原因,仍然沿襲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做法,項目由指揮部、籌建處或建設單位自己來組織實施,直接掌握資金使用、設備材料采購和施工管理的權利,對較為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不予執行。
②工程監理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應用具有極大的制約性。
《建筑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國家推行建筑工程監理制度”,監理單位的任務是“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行監督。”
但在實際操作中,已逐漸發展成“施工監理”,其職能只局限于施工過程監督,缺乏全方位咨詢服務和相關管理的職能,這與最初對監理工作的定位和預期目標相差甚遠。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4-07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4-07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4-07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4-07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4-07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