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磚雕的特點是什么?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5-13 09:05 回復:0 關注量:569

  明清兩代雕磚流行于南北各地,在經濟發達地區水平尤顯精湛。北方的天津與南方的古徽州皆是明清兩代商賈巨富聚居之地,在等zd級森嚴的封建制度的限制下,家財萬貫卻位居四民之末的商賈們,只能以豪宅上的排場來揚眉吐氣。因而天津與古徽州的建筑上,磚雕水平非比尋常,天津老城內到津郊楊柳青鎮一帶的民宅與江蘇、安徽、江西一帶至今還保留許多精彩的磚雕作品。廣州等地的清代磚雕水平很高,一些宗祠廟宇的門樓照版壁多用巨幅磚雕裝飾。如廣州陳氏宗祠磚雕《聚義廳》高2米左右,長達475厘米,人物眾多,背景繁密,制作精巧,系廣東磚雕名手黃南山的作品。

  磚雕聚藝廳

  門樓磚雕以其堅固、耐用可與石材相媲美的性能和相對簡易的制作工藝、相對低廉的造價,不僅在富門豪宅、宗祠廟宇上盡顯風流,在各地普通民宅中也得到迅速普及,廣泛用于建筑的外墻裝飾,出現在門樓、門罩、花窗、照權壁、山墻、墻檐與屋脊等部位,既豐富美化了建筑物,又使其更堅實牢固。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