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神龕一般什么木頭

 
樓主   帖子創(chuàng)建時間:  2020-05-19 09:34 回復:0 關注量:982

  木雕神龕的歷史非常久遠,在中國南方比較流行。

  簡潔的說,木雕神龕是給雕像、佛像、祖先像、牌位靈牌等的小閣子,正式用語稱為神龕。

  按照用途,神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家庭用神龕:一般比較小,工藝簡單,用來供奉自己家祖先。

  寺廟用神龕:規(guī)模很大,雕刻精美,工藝復雜,一般供奉各種神像,菩薩。

  家族用神龕:規(guī)模較大,雕刻精美,一般單姓村都會有一個神龕,供奉自己姓氏的祖先。

  企業(yè)用神龕:一般比較小,雕刻一般,用來供奉財神或是保護神之類的。

  木雕神龕的材料選擇有很多:

  一般最常用的是香樟木,香樟木的木材質重而硬,氣味芳香,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味清涼,性微溫,是一種優(yōu)良的建材。自古以來我國有普遍使用香樟木的傳統(tǒng)尤其在南方地區(qū)zhidao。

  檀木、花梨木,在古代制作的神龕,很多都是使用檀木、花梨木;該類木料高檔名貴,目前資源匱乏,近代社會很少使用檀木、花梨木制作神龕。

  松木,神龕有很多部件都是使用的松木,松木資源廣泛,松木有著純真、質樸、簡潔,實用的風格。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