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裝的名稱有哪些?
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lǐng)、右衽,用繩帶系結(jié),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lǐng)、直領(lǐng)等為其有益補(bǔ)充。結(jié)構(gòu)上,漢服分為十個部分:領(lǐng)、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nèi)衣)、中衣、大衣。
大衣: 深衣、襜褕、圓領(lǐng)袍、衣裳、袿衣、袴褶、裲襠、半臂、褙子 外出、禮衣
中衣: 襦褲、裙襦、反閉、中單、曲領(lǐng) 襯托、保暖
小衣 : 汗衣(汗衫)、褌、犢鼻褌、肚兜 貼身衣服
從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袴)、“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長衫、外披)等類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
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
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
普通勞動人民一般著裋褐(上短衣,下長袴)。
漢服是通過夏商周最古老的衣裳變化而來的,連裳或者深衣本來是公卿諸侯燕居的穿法,自漢朝以來作為第一禮裝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chuàng)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5-21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5-21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5-21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5-21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5-21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