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有飲料喝嗎?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6-01 09:16 回復:0 關注量:539

  中國人不喜生冷之物,一定要喝開水、熱茶。神農嘗百草,經常中毒,內臟顏色劇變,卻能以茶葉解毒。這種傳說深植人心,所以喝茶成了古人飲料的首選。 茶葉原產于丘陵,漢代四川產茶。西漢王褒的《僮約》一文,是王褒與家丁斗氣的游戲文章,文中提到“武陽買茶”,卻是了解漢代生活的重要資料。唐代以前,因為交通運輸不便,茶葉不新鮮,所以唐人喝茶時,要放些姜片、鹽,可能真把茶當成了解毒藥。當時的茶來自江南,利潤不低,平民百姓不見得喝得起。

  宋代以后,江南已逐漸開發,交通也便利,喝茶才成為平民百姓的享受,臨安城中,處處都是茶館。歐陽修的《集古錄》提到:茶館都會擺個陸羽的瓷像,算是行神。生意不好時,以茶湯澆到陸羽身上,還能招徠客人。明代以后,喝茶更是普遍。凡有客至,必先奉上一杯熱茶。當時喝的茶未必好,但一定要熱,例如《儒林外史》第二回提到,一位和尚“撮了一把苦丁茶葉,倒滿了水,在火上燎的滾熱,送與眾位吃”。 這“燎的滾熱”的水,便是“湯”字的本義。湯、茶兩件事,往往并稱。湯也是一種藥劑,古人侍奉湯藥,多半指拿草藥“煎”過的藥湯,“煎”是用火熬煮?!督鹌棵贰分?,西門慶到了王婆的店中,先后喝過梅湯、和合湯,還要多放糖,就是以梅湯代茶。中國人早已認識梅子的藥性,漢代張仲景曾制作烏梅丸,治療腸胃寄生蟲。到了宋代,烏梅制成鹵梅水,可以治久咳、反胃、殺蟲。

  明代以后,更成了民間常用的飲料,至今國人仍然喜愛酸梅湯。 平民百姓也不能老喝店里販賣的飲品,一般都喝煮沸過的開水。這種習慣,中國大江南北,都是如此。夏天里,還得將水煮過,放涼,稱作涼白開,既衛生,又安全。飲用熱湯熱水的習慣還挺費錢,一般人家不可能爐上時時有火,那得要多少柴火?但也有解決之道:一般鄉鎮中,凡居民較多之處,都會有“老虎灶”的設置,隨時供應熱水。一般人家臨時需要熱水,便可拿著銅銚買水,泡茶煮湯均可。到了現代,家家戶戶都有熱水器、瓦斯爐,老虎灶逐漸歇業。只有大學宿舍中,還能見到水房,供應熱開水。

  近代以前,西方人不知茶或咖啡為何物,一般人又喝不起酒類、果汁,只能飲用生水。泰晤士河水自古以來便供應倫敦地區居民飲用。但近代以前,并無凈水裝置,居民大多直接取水使用。古代人口少時,河川還能有自凈功能。到了近代,人口逐漸增加,一條河經過千家萬戶之后,可就污濁不堪了。據記載,倫敦市一家面包坊緊鄰染坊,凡出爐的面包,都能反映出當天染坊使用的色料。當時還有醫生開處方,竟然將泰晤士河水當做“瀉劑”使用,您說嚇不嚇人?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