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的空間布局特點是什么?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6-03 09:20 回復:0 關注量:780

  1.以柔克復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

  2.柔性的框架結構:墻倒屋不塌。

  3.整體浮筏式基礎、斗栱、榫卯:抗擊地震的關鍵 。

  以柔克剛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舉世聞名的太極拳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產物,而中國傳統木結制構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稱“建筑版太極拳”。

  中華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選擇了木材等有機材料作為結構主材,而且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成熟度最高的結構體系—柔性的框架體系。

  我國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復雜的建筑,主要采用長寬比小于2:1的矩形。規則的平面形態和結構布局有利于抗震。傳統建筑往往是中間的一間(當心間)最大,兩側的次間、梢間等依次縮小面寬,這樣的設計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