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中內檐裝修有哪些分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6-18 09:59 回復:0 關注量:1186

  內檐裝修有的是建筑物內部間隔,有的是內部陳設,內容很多但都不是起避風雨隔寒暑作用的。今擇要介紹如下。

  (一)內檐格扇

  也叫碧紗櫥。在分間的隔斷上有的滿裝格扇,可用六扇、八扇、或者更多,依間深大小而定。每塊格扇的結構做法和外檐所用一樣、框架仍用邊挺抹頭,上下仍依格心裙板布局,由于格心每每在宮殿及講究的住宅中糊以綠紗,所以有碧紗櫥之稱。

  內檐裝修用料多硬木如紫檀、紅木、……也有鑲嵌景泰藍花朵,青玉花朵各種作法,雕刻精致是其特點。

  (二)罩

  罩使用在房屋內兩種不同地方之間,而這兩種不同地方又無太大的不同,所以又不必顯著地隔斷開來。如三間大廳即可在左右兩排柱上順著梁枋安欄桿罩或花罩,如是中間的明間即是較為正式的會客場所,而左右次間則是比較隨便漫談的地方。

  罩可分類如以下幾種:

  1.幾腿罩

  帶有裝飾性的隔斷物,下端不著地,只在裝飾物的兩端用小垂柱收住。花樣很多,有的用欞條卷曲盤繞成各種紋樣,有的雕刻花草植物或動物。

  2.欄桿罩

  依進深方向分為三段,用立柱兩根間隔,邊側兩端較窄設欄桿隔截;中間較寬的一段走人。

  3.落地罩

  也有叫地帳的。做法是在開間的左右柱上安格扇各一道,格扇上有橫披,橫披與格扇轉角的地方安花牙子。

  4.炕罩

  北地天寒習慣用火炕邊沿上做的裝飾性隔斷物就叫炕罩。

  (三)神龕

  1.神龕

  依《營造法式》記載叫做佛道帳。神龕內供神佛祖先,雕刻講究。一般制度,下為基座(常用須稱彌座形式),中為柱身,上為屋頂。(常附有斗栱)均用木雕成,比較尊貴的神龕則在屋頂上還加做平坐、天宮樓閣(就是比神龕更小的樓閣,如在天宮一樣)等物。

  2.壁藏

  壁藏是佛教藏經書用的木柜,常沿著建筑物墻壁建造,故名壁藏。山西大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的經廚是一很好遺物。它是二層樓閣式樣雕造的,斗栱屋頂的雕刻至為精細準確,尤其欄桿式樣更為豐富。這個經廚和薄伽教藏殿為1038年(遼重熙七年)建造,迄今九百余年仍很完整。

  3.轉輪經藏

  在一般寺廟里常有專設轉輪經藏的殿座。轉輪經藏是一個可旋轉的藏經柜,內藏經書,中有轉軸,下有鐵軸托相承。平面多呈八角形,立面上也分為基座、柱身、屋頂三段。正定隆興寺內就有一座轉輪經藏,惜已殘缺不全。但四川江油云巖寺的飛天藏尚保存完整。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