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包du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思想內容,這是中國現代化的思想根基dao。本文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傳統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試圖從一個新的視角和更深的層面去理解、把握這一理論,從而顯示出其更強的說服力。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對傳統文化中極有價值的思想亮點進行充分的考察和論證,然后分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內容,將二者結合起來,找出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這一思路,本文分為以下五個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部分是總論。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基本特征、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及傳統文化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之間的傳承關系。 第二部分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著重論述了積極進取、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面貌,儒家思想是這種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并始終居于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它因革損益、與時俱進,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著重要的維系作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處處彌漫著對國家與社會的關愛之情,是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現代發揚。 第三部分是內圣外王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內圣外王是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積極入世人生態度在社會政治方面的具體概括,民本主義是內圣外王的思想基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是內圣外王的主要內容,反腐倡廉是內圣外王的必然要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揚棄了傳統的內圣外王之道,將其中蘊含的執政者必須加強自身修養這一具有永恒價值的合理內核充分運用到黨風廉政建設之中,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進一步發展到了使人們滿意的新高度。 中國古代優秀文化傳統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第四部分是傳統義利觀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義利之辯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也是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歷史進程中人人都不能回避的大問題,現代的人們對傳統儒家的義利觀眾說紛壇、見解不一,其中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偏差;事實上,中華民族的傳統義利觀不但含有豐富的利民、富民的思想因素,而且對人類社會中公利與私利、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關系進行了理論探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對這一歷史命題作出了恰當的現代詮釋,充分發揚其中的積極因素,兩個文明一起抓,初步找到了通向共同富裕的大同之路。 第五部分是中和觀念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中庸是孔于的一大發現、一大功績,它是不走極端而達到頂尖成功的智慧,它所包含的過猶不及、執兩用中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都有著跨越時代的方法論意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尤其承揚了傳統的中庸方法,擺脫了兩極思維的束縛,在對社會主義本質、所有制改革、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問題上達到了至高至圣的成功;中和觀不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社會的憧憬與向往,而且是中華民族長期智慧的濃縮與總結,它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7-02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7-02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7-02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7-02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7-02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