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禮大臣的女兒和兒子的稱呼
首先,古代宮廷宴會是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有品級的大臣和勛貴才能參加,大臣和勛貴的子女,除非擁有官職、爵位、誥命、封號是很難參加宮廷宴會的,如果是一般年輕子女,沒有達到上面的要求,根本不被允許參加宮廷宴會。即使是皇室,除了成年有封號封地的皇子,也不會有這種機會參加宮廷大宴。舉個例子,唐代定襄大捷,唐太宗舉辦宮廷宴會慶功,沒有未成年和沒有達到封號官職要求的大臣子女參加,也沒有未成年皇子參加,皇后都沒有參加,只有皇帝、成年有封號的皇子、太上皇參加了。
其次,在古代,皇帝很難在正式場合看見大臣沒有官職、封號、誥命、爵位的子女,大臣的嫡子沒有達到一定的地位,不可能見到皇帝,遑論庶子和女兒,古代婦女地位低下,以唐宋為例,士大夫的女兒未成年之前都要養在深閨,出門要戴著面紗或者帷帽,在正式場合,嫡子嫡女才有資格出來接見客人,但是宮廷宴會,沒有達到要求是不可能的。
第三,如果是女兒需要在正式場合見到皇帝,也是很難得,一般來說,如果皇室非要召集女眷宴會,那么出面的都是太后或者皇后,皇帝來露面,一定要接見某個貴族婦女,也需要有官員、內侍、妃嬪隨行才可以。
第四,有的皇帝喜歡微服私訪,比如宋太祖趙匡胤,他就時常去趙普家,這種時候,女眷是要規避的,一定非要看人家子女不可,那也是私下場合,大臣的子女是皇帝的晚輩,要執禮參見。
第五,對于稱呼,皇帝貴為天子,可以對臣子和臣子子女直呼其名的,女兒可以簡單的稱呼為“某氏”“某家小娘子”“某家姑娘”,如果這些大臣子女有封號、官職、爵位、誥命,那么皇帝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可以稱呼他們相應的稱呼。如果是確定即將嫁入皇室的女子,已經三媒六聘交換了婚書金冊的,一般也應該是皇后、皇太后接見,皇帝露個臉就行,稱呼可以直呼其名,皇帝的兒子一般都是有封號的,皇帝也可以稱呼這樣的女子為“某王妃”比如“齊王妃”“趙王妃”“齊王側妃”“趙王側妃”。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7-03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7-03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7-03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7-03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7-03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