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食的明清時期
明代的宮廷飲食奢靡無度。如正月十五日宮中的元宵節,其元宵制作十分精細--將糯米磨成細面,再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作餡,然后用酒水滾成,大小如核桃般。十六日,宮中賞燈活動更盛,據《明宮史》載:“天下繁華,咸萃于此”。這一時節,宮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雞樅,五臺山的天花羊肚菜,東海的石花海白菜、龍須、海帶、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筍、糟筍等,遼東的松子,薊北的黃花、金針,中都的山藥、土豆,南都的苔菜,武當的鶯嘴筍、黃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棗、木蘭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種菜蔬和干鮮果品,土特產等,應有盡有。
到了清朝,《清稗類鈔》記述飲食狀況,稱:“各處食性之不同,由于習尚也。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又更加具體分析了各地的菜系特色:“蘇州人之飲食--尤喜多脂肪,烹調方法皆五味調和,惟多用糖,又席加五香。”“閩粵人之飲食--食品多海味,餐食必佐以湯,粵人又好啖生物,不求上進火候之深也。”“湘鄂人之飲食--喜辛辣品,雖食前方丈,珍錯滿前,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北人食蔥蒜,亦以北產為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盡管引證之處,不足說明菜系的全貌,但從中可以看出全國四大菜系之特色。
隨著飲食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地方菜愈顯其他獨有特色而自成派系,這樣,到了清末時期,加入浙、閩、湘、徽地方菜成為“八大菜系”,以后再增京、滬便有“十大菜系”之說。盡管菜系繁衍發展,但人們還是習慣以“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來代表我國多達數萬種的各地風味菜。各地方風味菜中著名的有數千種,它們選料考究,制作精細,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講究色、香、味、形、器俱佳的協調統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這些名菜大都有它各自發展的歷史,不僅體現了精湛的傳統技藝,還有種種優美動人的傳說或典故,成為我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全國各地的風味菜,多年來在北京匯集、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京菜。過去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巨商大賈和文人雅士,由于社會交往、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色餐館應運而生,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雇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四面八方,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充分施展發揮。宮廷菜是指清朝皇宮中御膳房的菜點,也吸收了明朝宮廷菜的許多菜點,尤其康熙、乾隆兩個皇帝多次下江南,對南方膳食非常欣賞,因此清宮菜點中,已經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和蒙、回、滿等族的風味膳食。宮廷菜已享譽海內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譽。北京烤鴨,是宮廷菜中一種,風味獨特,名揚四海。其實烤鴨原屬民間美味,早在1500多年前,在《食珍錄》一書中就有“炙鴨”之名;600多年前的一個御膳官寫的《飲膳正要》中,也有“燒鴨子”的描述,在南方蘇皖一帶,小飯館也會在磚灶上用鐵叉烤鴨,名叫“叉燒鴨”或“燒鴨”。明成祖遷都北京時,將金陵(今南京)燒鴨傳入北京。
涮羊肉是游牧民族喜愛的菜肴,外國人稱之為“蒙古火鍋”,是宮廷御膳的一種。其實北方地區用火鍋是比較廣泛的,不過北京的涮羊肉更加考究一些。藥膳的發展也以北京為最重要的基地,有較多專營藥膳的餐館飯莊。菜品有數百種,可根據身體需要選食。宮廷菜中有許多都屬藥膳,具有食療作用。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味之一。過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講求美食,并各有千秋,至今流傳的潘魚、宮保肉丁、李鴻章雜燴、組庵魚翅、左公雞、宋嫂魚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譚家菜頗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譚宗浚家,后由其家廚傳入餐館,稱為“譚家菜”。出現紅樓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風味,因此烹調手法極其豐富,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熘燒燎,蒸煮氽燴,煨燜煸熬,塌燜腌熏,鹵拌熗泡,以及烘焙拔絲等等
而我國飲食文化發展的極端,則是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滿漢兩族風味肴饌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貴族,官府才能舉辦的宴席,一般民間少見。規模盛大高貴,程式復雜,滿漢食珍,南北風味兼用,菜肴達三百多種,有中國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譽。北京御膳飯店曾將滿漢全席分為六種:蒙古親潘宴、廷臣宴、萬壽宴、千叟宴、九白宴、節令宴。如蒙古親潘宴即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御宴。一般設宴于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如廷臣宴則是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舉行,是時由皇帝親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勛者參加,宴所設于奉三無私殿,宴時循宗室宴之禮。皆用高椅,賦詩飲酒,每歲循例舉行。蒙古王公等也皆參加。皇帝則籍此施恩來攏絡屬臣,而同時又是廷臣們功祿的一種像征形式。
滿漢全席聚天下之精華,用材不分東西南北,飛禽走獸,山珍海味,盡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滿漢全席,有所謂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駝峰、熊掌、猩唇、猴腦、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禽八珍指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草八珍指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蕈、羊肚蕈、花菇、黃花菜、云香信。
乾隆甲申年間(公元1746年),江蘇省義征縣有位叫李斗的人,著了一本《揚州畫舫錄》,其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
滿漢全席可謂是中國極權主義引導下的飲食文化在幾千年的演練中結成的碩果,可說是達到了人類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至今仍無物能逾越。--1月有客商在西安一擲萬金,出36. 6萬去吃一酒店做的滿漢全席,其實那個所謂的滿漢全席當然不是真正的滿漢全席,因為有些東西,如熊掌,猩唇,是不大可能得到了。那么,也由此可見,真正的滿漢全席該價值多少了。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7-06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7-06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7-06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7-06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7-06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