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食物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8-04 09:42 回復:0 關注量:450

  隋唐以前主要是小米就是粟,小麥不是主要的,后來由于水利技術的發展,唐代以后小麥開始大規模種植,宋朝特別是南宋時期江南農業開始發展,水稻成為南方人民的主要食物,由于耕作技術和品種的局限,小麥和水稻都不是高產作物。

  食物的產量限制了中國人口的增長,明清時期玉米、番薯、土豆、南瓜等作物傳入了中國,雖然這些食物的口感和味道都不如面粉和大米,但是這些作物對土地和氣候的要求很低,幾乎什么地都可以種。

  抗病抗旱能力都遠超小麥和水稻,在生產條件好的地區種植,畝產可達400--500斤,而同等種植條件下水稻的畝產則不到400斤,小麥的畝產則更低。同樣,玉米的畝產大約在1000斤以上;土豆的畝產則在2000--3000斤;南瓜的畝產則在3000斤以上。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