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閣
1.貴州奎文閣:又名奎星閣、魁星閣、文昌閣等,始建于清同治二十年(1873)。此樓以奎文冠閣名,是依據古書記載的“魁星”而來,為主宰文運與文章興衰之神。奎文閣是貴州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私塾,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城關鎮)兔場鎮翁奇村,距縣城北21公里處。“西南巨儒”莫友芝少年游玩、踏青、成長于此地。
2.江西南昌滕王閣: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為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另有閬中滕王閣,是唐滕王閬中滕王閣頤神洞元嬰鎮守閬中時所建,同時建有玉臺觀,清以來合稱滕王閣。建國后僅存部分臺基及數間破屋,但巖有頤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題刻保存完好。洞內有南宋人題記,洞外有明邵元書杜甫滕王亭子詩及楊瞻撰書頤神古洞詩四首。
3.山東蓬萊市蓬萊閣:蓬萊閣同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武昌黃鶴樓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山巔,它由蓬萊閣、天后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筑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積1.89萬平方公里。這里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觀景處。 靈閣凌空:蓬萊閣高踞丹崖極頂,其下斷崖峭壁,倒掛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霧飄來,層層裹纏山腰,畫棟雕粱,直欲乘風飛去。游人居身閣上,但覺腳下云煙浮動,有天無地,一派空靈。前人詩云:“嵯峨丹閣倚丹崖,俯瞰瀛洲仙子家。萬里夜看日賜谷日,一簾晴卷海天霞。”
4.廣西容縣真武閣:真武閣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城東繡江北岸一座石臺上,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臺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筑經略臺,用以操練兵士,游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略臺上建真武廟,明萬歷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現在的真武閣。
5.浙江杭州城隍閣:杭州城隍閣位于吳山天風景區, 連地下共七層的仿古樓閣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麗,融合元、明殿宇建筑風格,大處著眼,細處勾勒,兼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其恢宏的氣勢可與黃鶴樓、岳陽樓、藤王閣相媲美,堪稱江南四大名樓,是游人登高攬勝的必到之地。
6.湖北武漢東湖行吟閣:由聽濤軒北去過荷風橋,有一圓形小島,四面環水,島上建一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方形閣式建筑——行吟閣。閣上高懸郭沫若的題字:“行吟閣”三字,閣名取自《楚辭·漁父》行吟閣,“行吟澤畔”。閣前有屈原立像一座。屈原像高3.6米。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仿佛屈原正在漫步湖濱,高誦《天問》。葉劍英同志1979年4月在視察、游覽東湖后,曾題詞道:“澤畔行吟放屈原,為伊太息有嬋娟。行廉志潔泥無滓,一讀騷經一肅然”。對屈原作出了崇高的評價。多年來,行吟閣一直成為東湖風景區文化內涵的標志性景點。
7.湖北武漢晴川閣:晴川閣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武漢城內漢陽龜山東麓長江邊的禹功磯上。晴川閣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代詩人崔顥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有"楚四名樓"之譽。因與對岸黃鶴樓隔江對峙,相映生輝,被稱為"三楚勝境"。
南昌滕王閣 蓬萊蓬萊閣 寧波天一閣 普寧大乘閣
北京文淵閣 文津閣 奎文閣 觀音閣 真武閣 佛香閣(頤和園內)
據我所知 滕王閣位列首位 蓬萊閣次之 且滕王閣還是中國古代三大樓之一(滕王閣 岳陽樓 黃鶴樓)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8-20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8-20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8-20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8-20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8-20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