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時候的玩具有哪些
調查顯示,80%的獨生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攻擊性,兩成孩子認為自己沒有知心朋友,四成孩子覺得同學不喜歡自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提醒家長,多給孩子提供交流的機會,遠離孤獨的“插電”游戲。
八成獨生子女有攻擊性
又快到六一兒童節了,很多家長又開始忙著給孩子準備禮物。遙控車、MP4、掌上游戲機……家長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們的玩具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精致,但卻潛伏著“教育陷阱”。專家認為,這些高科技“插電”玩具使得現在孩子獨立游戲的時間遠遠超過以前,而集體活動的匱乏,會使孩子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出現不適應的現象。
此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獨生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攻擊性。他們的言談舉止很容易傷害別人,比如在公共場合很大聲地議論某人,說“某某真傻”或者“某某長得真難看”,他們不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孫云曉認為,這與獨生子女缺乏集體生活有很大關系,“如果能有更多的同伴交往,他們就會有這樣的意識。所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集體游戲,多過群體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童年游戲趨向個體化、虛擬化
出生于50年代的李女士,現在還對課間的集體舞津津樂道,她甚至還清楚地記得當年跳舞時候唱的歌曲。“那時候一下課老師就帶著同學們一起跳舞,我從三年級一直跳到六年級。當年的游戲都很簡單,但都是很多人一起玩的,比如男孩玩的彈球、撞拐,女孩玩的跳皮筋、抓石子兒。”這樣的記憶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還有所延續,跳繩、跳房子、扔沙包、滾鐵環是他們共有的童年印象。但80后則開始了更加“自我”的童年。“我們小時候的娛樂以玩游戲機和看電視為主。被稱為‘紅白機’的小霸王游戲機是我們這一代孩子最親密的伙伴。超級瑪麗、魂斗羅相信所有的80后都不陌生。”生于1984年的小輝說起游戲機眉飛色舞。90后更是缺乏集體活動的空間。各種補習班幾乎占據了所有的課余時間,而網絡游戲的發展讓這一代孩子在游戲的“個體化”趨勢上又增加了“虛擬化”特征。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8-26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8-26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8-26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8-26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8-26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