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寂寞:中國古代玩具大盤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6-09 14:29 回復:0 關注量:851

  “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似乎有些曲解了古人的業余生活,但是千萬不要覺得古人迂腐不堪,那只能說明你的無知,古人玩的東西遠遠超出現在人的智商,之前小編已經盤點了古代益智類的、宮廷類的以及雜耍類的玩具,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他品類的玩具。1.花燈類玩具古代的花燈玩具造型極其豐富,而且具有地域、時節、用途以及玩法的差異,趣味性也極強。

  

  走馬燈主要利用蠟燭燃燒產生的熱空氣驅動風車葉片使其旋轉,而燈上馬的圖案也會隨之奔走起來,古人利用熱氣流產生動能的智慧的確了不得。

  

  滾燈主體為兩個同心圓機環,內有軸,支撐環內的香料小碗,轉動時小碗可始終保持向上的位置,且相對穩定,科學原理類似于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

  

  2.民間藝術玩具

  

  皮影戲是中國西北地區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流行于明清,皮影的制作工藝和表演形式都十分精湛,主要借用厚薄適中、質堅柔韌的牛皮精雕細琢成各種故事人物或場景,用于光影投射表演,深受大眾喜愛。3.泥玩具

  

  泥玩具就要相當久遠的歷史,原始時期的陶制工具就是其雛形,但是由于泥玩具本身的材質問題比較不易保存,所以歷史遺留下來的也比較少。史前文化遺址中所出土的雕塑、彩陶等都是代表。4.布玩具

  

  布藝算得上“男耕女織”這一小農經濟下中華文明史上最燦爛的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群眾基礎。各種絲綢、絨布制成的荷包和布藝造型都十分精致、栩栩如生。5.節令玩具

  

  節令玩具是特指在一些節日里涌現的玩具,譬如元宵節的燈謎玩具、端午節的布老虎、中秋節的兔兒爺以及春節的爆竹等等,它們往往都成為了節日的代名詞,用來烘托氣氛,延續文明。6.棉塑玩具

  

  棉塑玩具的材料十分簡單,一縷棉花,幾根秸稈以及少許的漿糊足以。秸稈負責搭起骨架,棉花負責塑造形狀,漿糊則負責固定。棉塑玩具的造型有雞、喜鵲、燕子等吉祥的動物,也有像豬八戒、孫悟空這類名著典故中的人物。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