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的意蘊美表現在哪方面
蘇州園林的“當代版”及其文化意蘊
歷史上的蘇州因“漂亮得驚人”曾使馬可·波羅嘆美,蘇州的私家園林更使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委員們發出驚嘆:“其藝術、自然與哲理的完美結合,創造出了驚人的美和寧靜的和諧?!比缃瘢母镩_放后的蘇州又悄然出現了“庭園熱”,一個個庭園小區再次引來了世人艷羨的目光,而這種現代“庭園”被很多人稱之為蘇州古典園林的“當代版”。
“當代版”的蘇州私家園林,有宅園、山麓園、湖濱園。被譽為“當代文人造園師”的蔡廷輝是蘇州國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自幼從擅長金石篆刻的父親那里學得一手金石篆刻絕活。近年來,他傾其所有,辛苦備嘗,居然構筑了兩座私園,美美地過了一把園林癮,圓了他的園林夢:位于古城區內的“翠園”,占地僅400平方米,卻因具有金石篆刻藝術家鮮明的“個性”特色而頗具名氣。園中陳列著園主自己歷年篆刻的山水畫和書法碑刻,還有吳門畫派大師文徵明、唐寅、沈周和仇英的精粹山水畫作和書法碑刻,園主打算將小園建成“吳門畫派”的展覽館,為蘇州古典園林再填空白。海外華人葉落歸根,在蘇州郊外購地造園也構成一種文化動向。旅美華人鄭德明對中華傳統文化情有獨鐘,晚年執意要按自己的意愿在蘇州營構一座園林。于是,他在蘇州漁洋山下的太湖山莊買了五畝別墅用地,靠山傍湖,全權委托富有構園經驗的高級建筑師沈炳春規劃設計,建成了一座占地三畝、品位不俗的“悅湖園”?!皭偤@”以漁洋山為背景,外有太湖的一碧萬頃,園內碧池一泓,小橋臥波,爬山廊蜿蜒,石峰嶙峋,小亭翼然假山之巔,精雅多姿。而在蘇州吳江明代造園理論家計成的故里,又出現了一座“靜思園”,占地七十余畝,堪稱當代江南“第一私園”。園主是在改革開放的經濟大潮中脫穎而出的私人企業家陳金根。園內山水植物、樓臺亭閣、曲橋廊榭一應俱全,尤多奇石。
可人雅潔的私家園林,同樣撩撥著蘇州尋常百姓的心靈,有條件的市民們也紛紛在自家的片山斗室中,小筑臥游,修成咫尺的小庭園。居住在居民樓底層的住戶,將圍墻內的小院子改造成小巧雅致的小庭園,在蘇州形成一種時尚,使一樓房價高過了二樓。據《姑蘇晚報》報道,十全街半島小區的胡先生擁有一個面積約40平方米的長方形院子,他在院中挖了一口3平方米大小的池塘,種了一池荷花,養數尾錦鯉。兩側錯落布置兩座太湖石峰,倚墻栽若干樹木花卉。地坪鋪鵝卵石,曲徑通幽,頗為雅致。養蠶里新村的顧先生家院子不足20平米,也有池有石,花木扶疏,同樣綽約有姿。據蘇州某園藝公司負責人估計,居民小區庭園的數量,面積在50平米以上的有200個以上。
園林是歷史發展的一面鏡子。大凡亂世毀園,盛世構園。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園林,重又在吳中大地出現,無疑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種可喜的文化現象。以木構架建筑體系為主的我國古典園林,不可能出現巴特農神殿般的古建筑。誠如余秋雨所言,中國文化觀念并不看重歐洲式的宗教意義上凝固的永恒,而更重視代代更新,追求生生不息。蘇州園林的“新版本”,正好體現了園林文化精神的“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特征。
蘇州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金三角,自古就有“人間天堂”之譽。蘇州古雅文明,崇文重藝,文人筑園也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文人、藝術家顧辟疆和戴所造私園。他們的小園,既無阿房宮里的脂粉氣,也無金谷園中的富貴氣,而是充溢著名士們的書卷氣,從而開拓了士人園的新領域。今天出現的“造園熱”正是對蘇州傳統“文脈”的繼承和延續;昭示了一種新的文化導向:“先富起來的”文化人,如何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質量!
蘇州大量出現的咫尺小庭園,既反映了蘇州整體審美水平的提高,又反映了園林藝術走向尋常百姓家的文化趨勢。追求家居環境的詩化和雅化,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的蘇州雅尚。長期的文化熏陶,培養了蘇州人高格調的審美習慣。今日蘇州出現造園之“熱”正是蘇州市民整體審美水平提高的展示。
“新版”的蘇州園林,還證明了這樣一個藝術規律,即一種偉大的文明想要不至于枯萎,必須既尊重傳統,又能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保持自己內在的科學和人文精神之間的張力,大膽地吸收、加工和利用異質文化,從傳統文化深層基礎上去發掘和創新,便能夠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形成新的文化價值形式。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它已經成為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了。但作為一門藝術,如果長久地躊躇不前,再偉大的藝術也要枯萎。“新版”的蘇州園林,保持了蘇州古典園林的建筑造型、風格、色彩,甚至有對蘇州古典園林景點的直接模仿。在使用建筑材料方面,除了部分保持傳統的木構架或移建古建筑外,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防水涂料、乳膠漆、鋼筋混凝土、塑鋼玻璃窗,就是“美人靠”也往往用水泥鋼筋澆鑄,做成仿木質,反映了嶄新的時代特征。
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及其文化意蘊
摘要:蘇州園林可以說是一個文人園林,它與皇家或官家園林有著明顯的不同。從思想上來說蘇州園林旨在表現文人的審美意趣,其中擁有耐人尋味的思想體系和詩畫般的藝術風格。其中的植物配置更是博大精深.同時蘇州園林也深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筆者從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入手,旨在探討其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 蘇州園林;植物配置;文化意蘊
一、蘇州園林的特點
蘇州園林可以說是一個文人園林,它與皇家或官家園林有著明顯的不同。從思想上來說蘇州園林旨在表現文人的審美意趣,其中擁有耐人尋味的思想體系和詩畫般的藝術風格??臻g上雖然還是循環往復,曲折的,但也擁有了自己的特點:蘇州園林的空間處理上大量運用遮,變,沿,引等手法,力求創造出一種以少勝多,迂回曲折的園林空間感。最大程度上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從本質上來說蘇州園林來源于自然界中的山水。但在后期通過意境的表達來突破自然俗物的束縛,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在一定程度上意境決定了園林的高低優劣。而蘇州園林在意境上的追求可以說是中國園林的典范,大量運用移天縮地,提煉概況,象征比喻的手法來給人一種“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感覺,使人浮想聯翩。從而將游園者眼中之景與腦海中所臆想之景聯系起來。使人聯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1]
二、園林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則
植物配置是運用植物結合園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園林的生長規律和立地條件,采用不同的構圖形式、組成不同的園林空間,進而創造各式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觀賞游憩的需要。[2]在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梢哉f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甚至于影響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并舉。
?。?)在園林植物配置時一定要從園林所處的地域特點及其本身所需求的功能性和藝術美學追求入手,例如在蘇州園林中常見的芭蕉。在南方園林中極為常見而在北方的園林中就很少出現。
(2)由于大多數植物都有秋枯春長的特點,所以在植物配置時要充分考慮到植物四時的不同。做到四時同樹不同景。例如古典園林中的漏景,對于植物的四時變化就極為在意。似乎無論是什么季節總能給人不同的意境!
(3)植物的生命力雖然很堅毅但我們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變自然之手的安排,所以在植物配置時要牢記所安排的植物的不同生態習性。
?。?)中國園林講一花一世界的意境之美,所以在日常的設計中要時刻牢記園林植物配置雖然是“以整體美來作為好壞的標準,但是細節決定成敗”,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處理好植物的群相與殊相之間的關系。
除上所述外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也應當考慮到園林所處的地區,以及所處地區的人文習俗,簡單的來說即是要做到具體事例具體分析不可凡事以書上所言為教條。
三、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
蘇州園林主要由假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要素所組成。以假山、水池和建筑為園林的筋骨與血脈,以植物為靈魂。
蘇州園林面積有限,所以空間布局緊湊,迂回曲折,引人入勝,確有步移景異之趣。例如拙政園西部的“留聽閣”,東側池內栽植荷花。一到深秋天氣,一池殘荷,秋雨落在荷葉上,發出淅淅瀝瀝的雨聲。引得游園者浮想聯翩!正如李商隱詩句:“秋陽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所說一般。而滄浪亭土山上的古樹三、五成叢,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蒼古入畫,以少勝多,更是十分奇妙??梢哉f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不是以一種單獨的配景出現而是作為一種決定性的因素??梢哉f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意境的廣度和寬度。
蘇州園林雖面積有限,但要求樹種豐富。植物的種類包括觀葉類、花草類、竹類、水面植物等幾大類。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觀的需要,其次則是意境的表達!
(1) 觀葉類: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樹種,所以人造的“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種一些松柏來點綴山景,同時也可以以松柏來象征山之挺拔!其中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羅漢松、檜柏等。高大闊葉喬木在園中能構成主要風景畫面,同時也可以拉伸景觀的景深,竟而來配合空間上的迂回曲折。如銀杏、櫸、榆、楓、梧桐、垂柳等,這些喬木的葉色,季相變化相當明顯,顏色豐富多采,十分悅目。同時在各個季節的變化中又可以給游園者不同的意境感受。所以在蘇州園林中最為常見!
(2) 花草類:花草是園中的重點,是人們觀賞的主要對象。特別是幾種傳統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鵑、牡丹、芍藥、桂花、天竹、蠟梅等,常新選用,而地被植物及小灌木,則有箬竹、山竹、書帶草、蔥蘭等,這些植物既能點綴山坡和假山、花臺,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而從植物的分布結構上來講花與草地都擁有連接空間的作用!在園林中使用花草可以最大程度的延伸地平線同時也可以掩蓋地面的不足和地勢的變化!
(3) 竹類:是園林中主要樹種之一,地位頗高同時用途也很廣,有時作為造景的主角,有時可作“配角”,也可作為隱蔽房屋墻壁或作為障景用。竹類的主要品種有棕竹、剛竹、羅漢竹、紫竹、方竹、斑竹、孝順竹等。而紫竹與斑竹則是蘇州園林中使用的最多。
(4) 水面植物類:蘇州園林中水面面積所占比例較于其他地區的園林來說不可謂不大。而其中的植物配置又主要以荷花為主,荷花性高潔常常被用來比喻文人賢者的高潔品質,故在文人味極重的蘇州園林中最為常見。
總的來說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追循著一個簡單的道理,既以自然植物為筆來描繪腦海中臆想之圖,同時又不失對于自然的尊重與考量。
四、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所隱射出的文化意蘊
縱觀蘇州園林,其所包含的是一種避世歸隱的思想,擁有著非常濃厚的文人氣息!如同我在文章開始時所說的那樣,蘇州園林是一個文人園林。從植物配置上來說蘇州園林常常利用一些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植物來表達文人的某種情感或追求。例如觀葉類中的松柏,垂柳梧桐等。它們無不是透露著一絲文人情節,例如松柏象征文人不屈的傲骨。又如同竹子象征著文人的清高。當我們把這種想法落實到現實世界中就不難發現,確實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竹子可以說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筑園以來的最為傳統的植物了,同時也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現在園中植有各類竹20余種,在滄浪亭中更是有館三間名為“翠玲瓏”,四周遍植翠竹,取自“日光穿竹翠玲瓏”之意而為名,綠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3]而拙政園則是以荷花為特色,拙政園中的水面植物大都是采用的都是荷花。而初代的園主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想來也不過是為了表達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園林的文化有時就是園主人的文化,例如拙政園的園主人王獻臣,他供職與錦衣衛,但他為人剛正不阿,立志不與其他人同流合污 ??梢哉f正是這樣的想法才使得在他在后來建造拙政園時將荷花做為園林的主題!
五、結語
中國古代的園林脫胎自古代的文人畫或說是文人情節。不管怎么去解釋都無法改變它早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但在這物質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里。傳統的文化越來越少,也許傳統文化不會消亡。但又有誰能說它不會被慢慢消磨,直到被我們所遺忘。筆者希望通過探討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以及其所含有的文化意蘊,來喚起大家對于傳統園林的思考,進而再現我國傳統園林的自然、古韻之美,造型之獨特,文化之豐富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9-01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9-01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9-01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9-01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9-01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