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南民居的特色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馳名。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筑數百處。僅西遞就有122幢。歙縣共有古建筑365處,有價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績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后往往會迷失方向。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頭依山筑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匯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戶,流入南湖。每戶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建筑全是粉墻黛瓦。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筑群,規模龐大,采用徽州三雕裝飾,布局精巧,錯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 皖南民居為兩層以上的樓房,中間圍合一個很小的天井,廳堂設在天井的北側。廳堂與天井之間不設墻壁與門窗,屬于開闊的空間。在廳堂的北側,也就是后部是木質的太師壁,太師壁的兩側為不裝門扇的門。太師壁的前面放置長幾、八仙桌等家具。廳堂東西兩側,分別放置幾組靠背椅與茶幾,人們常常將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為裝飾。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0-09-01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0-09-01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0-09-01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0-09-01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0-09-01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