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的土墻筑法有哪些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9-18 09:49 回復:0 關注量:1084

  土墻可分為筑土墻和土坯墻。

  筑土墻也叫版筑。做法zhi以六尺松枋做墻版兩塊,一端用擋頭板擋住,墻版高一尺或更小一些,寬視建筑物性質而定。筑土以前須將開放的一端箍緊。

  筑土用的墻杵長約四尺多,兩端有錘狀物,邊倒土邊搗筑,注意布勻,多筑。

  土坯墻建筑時所用土坯就是未入窯燒的日曬磚。磚與土坯同是用粘土為原材料,但土坯中可以酌加柴草防裂。土坯擺砌法也和磚墻不同:磚墻的磚塊平放,大面向下,或三順一丁或五順一丁;土坯墻則不然,土坯要立放,一般是一層立坯,一層平坯,而且側面不用泥,只是平面接縫用泥。這樣,墻體由于自重產生的壓力,可以經受的住,如果平放,由于加工程度粗糙,有斷折危險。

  在甘肅敦煌、陜西西安都可看到一些漢代土坯墻遺物。敦煌的亭障遺物,由于當地干旱少雨保存的不少。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