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的三大轉折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0-09-30 09:34 回復:0 關注量:1943

  1. 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期.以鐵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廣為標志的生產力發展、社會的變革,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科技、文化大發展的前提和條件.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領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就.同時,隨著奴隸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階級關系發生巨變,新舊勢力的劇烈斗爭,促進了學術思想的活躍,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出現了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輝煌.

  2. 大一統的秦漢文化

  秦漢時期政治上實現了大一統,社會穩定,封建經濟發展,國內各民族之間聯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躍,促成了文化的發達.秦漢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學技術和思想、史學、文學、藝術諸方面,都創造了突出的成就.在科技領域,天文歷法、數學、醫學、造紙術等,成就輝煌;在思想領域,儒學居于統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與之尖銳對立,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點;佛教傳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學和文學藝術方面,史學巨著《史記》、漢賦和樂府等,氣勢恢宏,氣度不凡.

  3.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發展呈現承上啟下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圓周率、《齊民要術》等.在思想領域,東晉葛洪改造道教,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體系.由于社會動蕩、人民生活困苦和宗教的麻痹作用,佛教十分盛行.佛教興盛的同時,又出現了反佛的思想,例如范縝的《神滅論》、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成就同樣令后人嘆為觀止.

  4. 繁榮的隋唐文化

  隋唐時期,我國疆域遼闊,南北統一,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在繼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科技方面,雕版印刷術、火藥的發明等成就,表明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當時處于世界前列.唐朝的主要文學成就是詩歌,中國的古典詩歌進入了黃金時代.雕塑、繪畫、書法和音樂等光耀千古.唐朝文化具有繼承性、開放性、兼容性和先進性等特征.

  5. 高度繁榮的宋元文化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中央集權加強,經濟在“隋唐盛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重心南移完成,為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民族政權并立,民族融合加強,各民族文化共同發展.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三大發明的完成和傳播,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大大推動了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理學的興盛、宋詞和元曲的輝煌成就,再次證明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6. 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明清兩代處于封建社會的晚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這一時期的文化呈現承古萌新的特點.在科技領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繼問世;在思想領域,封建統治者的官方哲學——理學和心學相繼占據統治地位,但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也在潛滋暗長,涌現了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等進步的思想家,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的客觀要求;明清小說蓬勃發展,在我國和世界文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西學東漸的局面開始出現.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