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中國七大民居建筑有哪些?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是老北京人的生活象征,也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是具有民族風俗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一。四合院經歷了元,明,清,三代的歷史滄桑變化,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樣式,一個街門與外界相通,關起門來自成天地,所有的房間都朝向中心院落開放,一家人的其樂融融,從門口的對聯,照壁,門簪,抱鼓石,到影壁,磚雕,垂花門,彩繪,都洋溢著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徽式民居
如果驢友去過黃山,山腳下別致徽式建筑會給每一個人留下極深的印象。為什么呢?這些建筑有極其搶眼的白色山墻,一排一排組成徽式建筑的清新、優雅、實用的建筑交響曲。徽式建筑是一種建筑流派名。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鮮明的區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結體諸多方面自成一格“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物中。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浙水鄉注重前街后河,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中國人,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緊湊,院落占地面積較小,以適應當地人口密度較高,要求少占農田的特點。
客家土樓
土樓,是客家先民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胡錦濤同志贊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土樓源于客家,根在永定。規模宏大的客家土樓,是山區民居建筑類型中的“巨無霸”,稱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艦",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川西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重慶、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別多。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為最佳屋場,后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于干欄式建筑,但與一般所指干欄有所不同。干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干欄式建筑。
山西大院
山西大院是中國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皖南民居以樸實清新而聞名,晉中大院則以深邃富麗著稱。在山西,元明清時期的民居現存尚有近1300處,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當數集中分布在晉中一帶的晉商豪宅大院。建筑雄偉,精雕細刻,匠心獨具,兼具南北建筑文化。這里的建筑群將木雕、磚雕、石雕陳于一院,繪畫、書法、詩文熔為一爐,人物、禽獸、花木匯成一體,姿態紛呈,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稱得上北方地區民居建筑藝苑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陜北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傳統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陜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250米,勞動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筑的窯洞建筑。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23-02-20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23-02-20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23-02-20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23-02-20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23-02-20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