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發配的人為什么中途不跑?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3-02-20 11:22 回復:0 關注量:6683

流放的人當然不會跑,只有傻子才會逃跑。很多人把中國古代社會想得過于簡單,以為真的是很松散的農業社會,自己管自己,其他人不用管的,其實就是這種農業社會最為致命恐怖,因為大家都是生活居住在一個地方,所以一個村,一個鎮的人基本上都是認識的,這一點在我們現在也是一樣,老一輩的人能夠隨口叫來同村人的姓名和家世,而我們卻連自己的親戚都記憶不全。



古代流放的犯人都是流放到陌生地方,就算他無意中逃跑成功,在進入陌生村莊之后,也會引起周圍的警惕。因為同一個村的人都是認識的,陌生人很容易內剔除來,這個時候官府一紙文書,就能夠讓百姓將你犯人繩之以法,讓你逃無可逃。


第二點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古代自秦朝以后就已經開始流行驗和傳了。這個驗和傳就是中國古人的身份證,上面清楚寫著每一個人的姓名,籍貫,年紀,更細致的還有你祖先做過什么大官都有記載,如果一個流放的犯人逃跑之后,他只能在山林湖泊之中亂闖,因為古代進城上需要驗和傳的,沒有這兩個東西根本進不了城,所以犯人只能乖乖的認命去服從朝廷的判決。


最后一點原因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們看小說雖然看得盡興,覺得哪些水滸傳好漢有多么多么厲害,雙手被枷鎖戴著還能吊打哪些衙役,但俗世之中被流放的犯人又有幾個是這樣武功高強的人呢,本來這些流放的人都是戴著幾十斤重的枷鎖,在遙遠的路程之中耗盡了力氣,兩個衙役大部分時候都是騎馬或者騎驢,以逸待勞,再加上一把無情的水火棍,已經能夠解決像武松以下絕大部分但犯人和刁民了,他們常年押送這些犯人,對這些犯人的脾氣秉性也是一清二楚。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