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歌謠你還記得哪些

 
樓主   帖子創(chuàng)建時間:  2019-07-03 17:25 回復(fù):0 關(guān)注量:730

孩子都喜歡兒歌,大人們也喜歡教孩子唱兒歌。大概這是人類的傳統(tǒng)之一吧。在文化生活十分貧乏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兒歌更是孩子們不可或缺的心靈雞湯。
1、有的兒歌反映了貧困年代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那時所謂的“幸福生活”,實際就是能吃飽飯。這類兒歌最典型的要算是《東打井》了:
這里說的“白餅”是一種很薄的餅,吃的時候要卷起來;“面湯”,就是面條,不像南京那邊說的“面湯”是洗臉水;“饃饃”呢?就是饅頭。這些都是麥子面做的,所以一過了年孩子們就盼著麥收,因為只有收了麥子才有可能吃上一頓白面。可是到收了麥子也沒吃過幾次真正的白面,往往還是摻和了地瓜面一起吃。
2、有的兒歌則說不上有什么意義,只是為了念著好玩。例如《小叭狗》:
要吃狗屎?——曬不干!
由于當時果樹很稀少,多數(shù)家庭院子里有一兩棵棗樹,桃啊杏啊只能在集市上見到,李子在集市上也難得一見。這首兒歌,除了給童年的增加了一些樂趣外,對了解有關(guān)水果的知識有一定幫助。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