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世人如何看待教師地位?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7-03 17:25 回復:0 關注量:1142

  古時候教師的地位是很高的。


  我國最早的學校起于西周,那時的老師被稱為“司徒”等,老師實際上不是專門的職業,他們主要是為官府里專門選拔優秀人才,兼教學的,地位自然很高。春秋時,被稱為“師”。《尚書》出現了“師”的記載,當時把“師”和“君”并起,并有同樣的作用,那就是幫助上帝來保護人民。


  后來人們越來越尊重老師,把門徒稱孔子的“夫子”拿來稱老師。漢代稱老師為“師儒”,足見當時對老師的尊重,這些都是因為老師當時的政治地位很高,他們有一定的治世的能力和權力。


  再后來把老師稱為“老夫子”、“老師”、“師父”、“師長”、“師尊”、“尊師”、“先師”等,都說明老師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并且受到了尊重。


  而這一些都與我國老師最初和政治有千絲萬縷聯系有關,我們國家的老百姓自古到今都認為,只要能當上官才是最成功的人生,也是最有才能的人,也只有當上官了才是最光宗耀祖的事,也才算是人才。官本位思想,讓中國的老百姓對古代的老師倍加尊重。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