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中國古建筑,只需看這三處就能判斷其珍貴與否
01 屋頂
讀者朋友們在旅游時應該也已經注意到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種類繁多。如果按照等級劃分,排列順序大體應該是:重檐廡殿﹥重檐歇山﹥單檐廡殿﹥單檐尖山式歇山﹥單檐卷棚式歇山﹥尖山式懸山﹥卷棚式懸山﹥尖山式硬山﹥卷棚式硬山。
不要被這些復雜的名詞嚇壞了。其實,判斷古代屋頂的等級高低,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衡量標準,一個是古代屋頂的式樣,另一個就是古代建筑的屋檐的數量,這個比較好理解,同樣的式樣,重檐(也就是有不只一重屋檐)當然要比單檐的等級高。
而屋頂建筑的式樣也就是上文舉例的廡殿式、歇山式、懸山式、硬山式等等。
廡殿式屋頂是四面斜坡,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且四個面都是曲面,又稱四阿頂。歇山式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讀者朋友們只要記得屋頂有九條脊故稱九脊殿就可以。其與廡殿式屋頂的區別是將廡殿兩側側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來,形成了一個懸山式的墻面。懸山式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屋檐懸伸在墻以外。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而且屋檐并不超出墻的范圍,相對于其他三種屋頂式樣而言十分簡單樸素。
明代以后,廡殿式、歇山式的屋頂形式,只能用于宮殿、帝王陵寢與寺廟殿宇之上。而懸山和硬山式的屋頂大部分應用于民居。
02 開間·臺基·斗拱
習慣上,我們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要采光面稱為開間(或面寬),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建筑物的開間理解為大小。中國古代建筑中,兩根柱子之間被稱為一個開間,最高級別為十一開間,只有皇室的建筑才能采用九開間。
臺基比較好理解,其判斷標準也比較簡單,一般原則為級數多的大于級數少的,漢白玉臺基高于其他材料,有圍欄的大于無圍欄的。
斗拱實際上是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一種承重結構,一般呈層狀。等級判斷的標準也并不復雜,有斗拱的建筑等級高于無斗拱的建筑,斗拱層數多的建筑等級高于斗拱層數少的建筑。
03 脊獸
所謂脊獸,就是一般位于屋頂四角的怪獸。這種東西的作用本來是加固屋頂,不過隨著歷史的演變,漸漸地其主要功能變成了區分等級。
據《大清會典》記載,脊獸的排列順序應該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隨著宮殿等級的降低,脊獸從行什依次往前面減少。不過,脊獸一般為奇數組合,最多九個,依次是七個、五個、三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官方的建筑才能使用,民間是不可以擅自使用脊獸的。
當然,區分古建筑等級的標準有很多,上面只是選擇了一些做了簡單的介紹。更多的內容還需要讀者朋友們在旅游的過程中慢慢體會。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6-01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6-01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6-01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6-01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6-01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