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師生之間的禮儀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6-05 15:52 回復:0 關注量:797

“君”與“師”的地位,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比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更是社會師生及師徒關系的原則。學生見到老師,都要執弟子禮,師生關系乃人倫中的一個大項,終生不變。為什么?因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生之間的關系,是要以“道義”來衡量的。孔子為揚其道,周游列國,眾弟子侍其左右,有的學生甚至追隨了他一生。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種謀道,正是師之道,師之德,師之魂。

尊敬師長名留后世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尊師重道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

后來程顥將死,楊時也有40多歲了,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鉆研,程顥便在臨終之前把弟弟程頤推薦給楊時為師。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