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學的出現成為我國封建教育的一大特征
春秋時代是我國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王室衰落,禮崩樂壞,奴隸主地位下降,新興地主階級勢力抬頭,原有官府所壟斷的“官學“制度逐漸瓦解,新興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以及依附于其他階級的知識分子,開始聚徒講學,發表政見,出現了”私學“。
從學在官府到私人辦學,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這在歷史上是個進步。比如,孔子開辦私學,擴大了教育對象。據說孔門子弟先后有3000人,才學優異的有72人,形成了一個較有影響力的儒家學派。他主張“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在學習上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等,至今仍有教益。孔子教育學生不要去務農,而要去做官,做了官,”祿“也在其中。他的教育思想一直沿襲下來,成為我國封建教育的一大特征。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7-09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7-09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7-09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7-09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7-09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