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教育制度是怎樣的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7-09 17:14 回復:0 關注量:612

隋、唐時期,設立了專門管理官學的機構國子監,以《五經正義》作為統一教材,同時還設立了各種專業: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等,專業教育得到發展。入學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勞動人民的子弟是無權上學的。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興起,學校逐漸成為科舉的附庸。通過學校學技能和求知識的更用逐漸減低了。

明代,教育制度在千代的基礎上更加完備,中央學校有國子監和宗學兩種。宗學是皇家學校,當時地方學校較發達,各級都有普通學校和專科學校。中央和地方普遍設立武學,特別注重律學,除了學習“四書五經“外,還必須學習《御制大誥》、《大明律令》等習兵知法的人才。

除了官學,還有私學。私學開創于春秋戰國時期,到漢代發展起來。到了唐、宋、元時期,由于印刷術的發明和進步,又促進了私學的發展,出現了文字簡練、通俗有韻、宣傳儒家思想和封建道德的課本,象《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廣為流傳。明、清時期,私學又稱私塾。私學教學呆板,死背教條,學生入學目的是為了應科舉、求功名,光宗耀祖。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