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飲食與等級制度
中國的飲食文化是與權力掛鉤的,史料顯示,先秦時期的飲食禮政已經相當完備了。從肴饌品類到烹飪品位,從進食方式到筵席宴饗等等,都對等級之別有著嚴格的規定。周代盛行的青銅飲食器具——鼎便是衡量社會身份等級的標志物:國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豆也是如此,《禮記。禮運》載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食品的消費十有嚴格限制的,《國語。楚語下》載觀射父語:
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這種等分出自古代的記載。《尚書。洪范》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這就是說只有君主才能作威作福,吃玉食。《禮記。王制》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直至清代,這種等級上的飲食規定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以皇家宴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的頭等宴桌膳品減少為32品;妃嬪的二等宴桌每桌2人,三等宴桌每桌3人,每桌菜肴則遞減為15品。而皇帝皇后吃不完的菜則往往賜給大臣們吃。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4-04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4-04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4-04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4-04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4-04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