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吃什么喝什么?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3-07 15:18 回復:0 關注量:438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和烹飪強國,中國人對飲食的重視源遠流長。

經過兩漢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加上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與重構,隋唐時代的中國飲食文化可謂萬紫千紅。今天作者就陪您走進舌尖上的大唐,感受那個時代的繁盛與開放。

主食:五谷才是硬通貨

如今我們的主食多為谷物,古人也一樣。隋唐時谷物種類豐富:盡管玉米、番薯缺席,但稻、麥、粟(小米)、黍(黃米)、菽(大豆)等五谷雜糧全部就位,南稻北麥的飲食偏好也逐漸形成。

▲ 五谷雜糧

當時主食主要為餅、飯、粥三大類。

餅既包括胡餅(類似今日馕)、胡麻餅(類似今日燒餅)、蒸餅、饅頭、包子等蒸烤面食,也包括湯餅(面片湯)、水引餅(類似今日面條),還有寒具(類似麻花)、膏環(類似糯米團)、截餅(類似餅干)等油炸面食。

便于攜帶的胡餅、蒸餅廣受歡迎,成為唐人常見的快餐及唐軍的野戰食品。甚至有唐代御史因騎馬吃胡餅,有損官威遭彈劾,耽誤了仕途。


▲ 胡餅

當時的飯主要有稻米飯(糯米)、粟米飯、麥飯等。受地域限制,稻米運輸成本較高,價格較貴,中低級官員和一般百姓多兼食粟米飯和麥飯。杜甫招待朋友衛八處士新炊間黃粱,稻米摻黃米蒸飯,成為唐朝百姓家常便飯的寫照。

粥主要包括稻米粥、粟米粥、麥粥等。由于方便易做兼解饑渴,隋唐時期無論公卿還是百姓,普遍喜好食粥,寒食清明食粥成為習俗。貴族官員還在其中加入蜂蜜、杏仁、乳酪、芝麻或其他配料,給原本清淡的粥增添了味道。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