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具有獨特特點,民族特征、階層差異以及時代特征

 
樓主   帖子創(chuàng)建時間:  2018-05-03 13:52 回復:0 關(guān)注量:522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心態(tài),是整個社會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人在進行這一活動時的精神與心理依托。它具有如下一些特點:其一,民族特征。由于中國古代各民族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以及受宗教觀念的影響和本民族傳統(tǒng)觀念的熏陶,導致飲食文化心態(tài)的不同和差異。如漢代蔡文姬遠嫁匈奴,過不慣游牧生活,哀嘆:“饑時肉酪兮不能餐,冰霜凜凜兮身苦寒。”晉代張翰是吳地人,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思念故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膾,故辭官歸故里,結(jié)果傳為千古美談。其中固然有政治因素,但是他思念故鄉(xiāng)的美味而辭官,也未嘗不是原因之一。這是他們在飲食上表現(xiàn)出來的與本民族的人(或本地區(qū))的共同心理素質(zhì),更是一種民族感情的流露。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