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祠廟建筑有什么特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7-12 16:04 回復:0 關注量:617

  中國太古沒有宗教,到了封建社會,人們的思想受到社會性質的束縛,因此表現在信仰方面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對自然物之崇拜,祖之崇拜等。對天之崇拜,建筑天壇,皇帝祭天;對地之崇拜,建筑地壇,進行祭地;對日、月之崇拜,建筑日壇、月壇(在一個城池中,都建有天地日月);對五谷之崇拜,為社稷壇;對祖之崇拜,從家庭到社會皆建祠堂廟字(在封建社會每家都設有祭堂供祖宗)。另外,還崇祀名人,作為神靈崇拜,例如:關云長為關帝廟、孔夫子為文廟、岳飛為岳武廟、老子廟、祖師廟等等,此外還供有龍王廟、火神廟、土地廟、城隍廟、牛王廟、馬王廟、胡仙廟、黃仙廟、二仙真人廟、瘟神廟、娘娘廟等各種內容的廟宇,從小到大,從城鎮到名山,遍及全國各地。


  關于祠廟宮觀,典型者堯時已有五帝之廟,夏為世室,股為重屋,周建明堂,帝王祭祖有大廟。祠廟的規模最小者僅用一間屋,最大的廟堂一處就有百間房屋,而且在廟字中都是庭園與園林相結合,特點甚多。


  我國對于祭禮山川方面有五岳名山,在山中都有廟宇,如東岳泰山有岱廟、西岳華山有華岳廟、南岳衡山有南岳廟、中岳嵩山有中岳廟、北岳恒山有北岳廟,這些廟宇規模都是很大的。在五鎮名山中也有很多廟宇組成,北鎮廟建在醫巫閭山下;南鎮山建有南鎮廟,建在會稽山下;西鎮山有西鎮廟建在隴山;霍山為中鎮名山,建有中鎮廟;東鎮沂山也都有大規模的廟宇建筑。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