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燒結磚瓦工藝流程有哪些原則?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1-01 14:36 回復:0 關注量:438

揚州明清高門大宅,往往坐落在深巷之中,青磚高墻壁立,小巷窄可一人,巷內,馬頭墻節奏起 伏,青灰絲縫斷磚圍墻一望無盡。蘇州砌墻多用混水做法,表面粉以石灰;揚州砌墻則用清水做法,表面青磚本色,露出磚縫。清水做青磚墻為江南建筑常見,徽州所見,多青灰絲縫整磚墻,青灰絲縫 斷磚墻是揚州傳統建筑砌墻特色。

高墻夾起的深巷磨礪出揚州人的文化個性,在深巷內靜住的揚 州人,對青磚深巷有著特殊情結,如鄭板橋《有所感》寫“綠楊深巷”,汪士慎《歲暮自嘲》寫“一椽深巷 住”,費軒《揚州夢香詞》寫小巷“蜿蜒隱見,綿亙數十丈,……極幽邃窈窕之趣”。即便砌不起絲縫磚 墻的窮戶,老揚州人也斷斷不用白4-粉墻,更忌用紅磚,而以青磚豎起成排,再橫鋪成排,橫豎相間, 壘盈成墻,美其名曰“玉帶墻”。

揚州傳統住宅都用青磚砌成。高門大宅造型洗練,廳堂整齊寬敞,門窗挺拔顯豁,顯出一種“臺 閣氣象”。明代蘇州文震亨說:“堂之制,宜宏敞精麗,前后須層軒廣庭…壁用細磚砌者佳…… “宏敞精麗”、“層軒廣庭”倒是能說明揚州高門大宅的氣象。清人錢泳評論:“造屋之工,當以揚州 為第一。如作文之有變換,無雷同,雖數間之筑,必使門窗軒豁,曲折得宜。蓋廳堂要整齊,如臺閣氣 象;書齋密室要參差,如園亭布置,形容清晚期以前揚州住宅,并非過譽。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