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太和殿屋脊上的神獸都叫什么,他們分別有什么來歷?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9-07-25 17:55 回復:0 關注量:1286

  金鑾殿”正脊上的裝飾物,名叫“鴟吻”,是用13塊中空的黃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古建上稱“十三拼”)它是傳說中“龍生九子”的一位“龍子”,關于這一龍子,自古有種種傳說。一說是由于這一龍子能噴浪成雨故將它裝飾在屋頂的正脊兩端,取鎮火之意;二說屋脊兩端的獸俗名為“吞脊獸”,其模樣似龍非龍,面朝里,張著大嘴,好像要把整個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還插著一把利劍,只有劍柄露在體外。為什么會這樣?據說是因為這一龍子“擅離職守”,逃回南海而死,死后把它鎮于屋脊上;三說是龍王把王位傳給了大兒子,可是,龍王死后,老二和老大爭奪王位,誰也不肯相讓,怎么辦呢?哥倆最后商量,以吞下一條屋脊來決定勝負,勝者為王。老大自知武藝不如老二,又恐王位被奪,心一橫拔出寶劍趁老二吞脊之時,從背后狠刺下去,把老二釘在屋脊上。


  北京“金鑾殿”是世界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建筑,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亦稱“岔脊”),兩層重檐有八條垂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


  據《大清會典》里記載,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后面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對于這十樣形象各異的走獸、各自均有“來歷”。


  “龍”是一種能興云作雨的神奇動物,它是皇權神圣的象征;“鳳”屬于鳥中之王,取“鳳”也是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獅子”始傳于佛教,據《傳燈錄》載:“釋迦佛生時,手指天,手指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獬豸”《異物志》中載:“性忠,見人斗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是公正的象征;“狻猊”也是龍子之一,非龍似獅又似馬,因它形象似雄獅,用作鎮獸;押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它是興云作雨、滅火防災的“能手”;斗牛是古代傳說的一種虬龍,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動物……


  宮殿垂脊獸的裝飾,是有嚴格等級區別的,只有“金鑾殿”頂上垂脊獸十樣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才只有九樣,其他宮殿的垂脊上雖然亦有走獸,但是都要按級遞減。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