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的結構和設計理念能否應用到現代建筑領域?
這個問題可以問的很輕,卻很深,可以追溯到中國現代主義建筑誕生伊始,可以看到不同時期中國建筑師的各種嘗試。現代建筑的設計和建造,多有對古建的抽象,且形式抽象多集中在對大屋頂的抽象,出于情感或情懷,嚴肅或趕時髦。 相對于古代建筑的尺度,今日大屋頂某種意義上多會成為放大尺度的巨構模式。拓撲變形,勾連搭組合,庭院圍合組合。我們會疑惑,究竟是過去的構架更程式化,還是今日的大屋頂變形更程式化。關于坡屋頂的演繹,也好奇怎樣的坡屋頂探索是有血有肉、有建筑學意義的真實轉化,而不只是為仿古而追求造型。 因為當下對結構的選擇相當自由,自由帶來的后果卻是概念的粗疏。何謂概念粗疏?當廳堂功能和形式耐得住一系列的分析,才是建筑概念的完滿細膩。譬如,如何與環境對話,空間與結構是否有邏輯關系,大屋頂建筑的內部功能和空間是否相應,巨構空間是否照顧到使用者的體驗。我想很有必要回顧大屋頂最初的模本——園林中的廳堂建筑。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新中式圈 2019-04-03
圈主: 帖子:132園林景觀圈 2019-04-03
圈主:cdr 帖子:106找泥工水電工 2019-04-03
圈主: 帖子:33找木工安裝工 2019-04-03
圈主: 帖子:33裝飾裝修圈 2019-04-03
圈主: 帖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