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有哪些特點?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18-11-01 11:27 回復:0 關注量:691

建筑是時代的符號,也是一種文化的積淀,人類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的古代建筑文明。中國古建筑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體系最完整的建筑體系,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單體建筑到園林布置都在古代建筑文明中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古代建筑大多以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為追求,主要包括以下幾項特點。

木材為主

在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過程中,木材始終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以此為骨架的木構結構,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筑形體以及相應建筑風格。木構結構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及井干式,其中最常采用抬梁式。

構架制原則

中國古代建筑采用立柱與縱橫梁枋組合成的梁架,讓建筑物上部荷載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且在構筑梁架設的過程中,部件間主要通過卯榫結構相互連接,不使用釘子等輔助用具。其中,墻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并不承受荷載,即“墻倒屋不塌”。

單體建筑

中國古代建筑通常是由若干單體建筑結合配置而成,無論規模大小,大致可分成階基、屋身、屋頂三部分。階基位于建筑下面,由磚石砌筑,承托著整座房屋;在階基之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作骨架,中間安裝門窗隔扇;而建筑上面是由木結構屋架建造而成的屋頂,屋面四周均伸展至屋身外,并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線,且上面均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